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築地是建築遺產的寶庫

[中央小太郎] 2016年8月31日09:00

8月中旬有機會帶您參觀築地,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內重新學習築地,
讓我再次認識到這是一個多麼有趣的地方。

 

我想把築地的魅力分類的話,以下會被分類。
 ①築地歷史(1)築地市場場內及場外
 ②築地的歷史(2)填埋與本願寺
 ③築地的歷史(3)外國人居留地
 ④建築遺產
 ⑤美食寶庫

 

④⑤從1~3的歷史和布局的關係理解的話,魅力會更加增加。
這次,我想從築地的魅力中,把重點放在“4建築遺產”上。
我想。

 

我認為築地的建築遺產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阿. 昭和初期的街道(町屋群、招牌建築、胡同)
 李. 寺院
 伍. 外國人居留地的面貌
 埃. 扇形的築地市場

 

其中,A的舊町屋、招牌建築、B的一部分寺院是世界紀念碑財團
(美國非營利組織)也被選為每兩年發表一次的危機遺產名錄,繼續存在
作為令人擔憂的歷史建築群,是世界注目的代物。

 

下面是建築遺產的分布圖。

ck1509_20160829 (1).jpg

◆◆築地周邊的建築遺產分布◆◆


阿. 昭和初期的街道(町屋群、招牌建築、胡同)

 町屋、招牌建築、胡同是築地1丁目和2丁目靠近新富町的部分和
 在築地6丁目~7丁目的區域可以看到很多。
 就我個人而言,最喜歡在廣闊的範圍內保留著濃厚昭和氛圍的6丁目附近。

ck1509_20160829 (2).jpg ck1509_20160829 (3).jpg

<築地2丁目的胡同、築地6丁目的招牌建築(銅板)>

 

ck1509_20160829 (4).jpg

<築地6丁目的町屋>

 

 還有一點,場外市場容易被人群擁擠和店鋪的夾子掩蓋而忽略。
 往上看,發現招牌建築很多。
 另外,連結主要街道的東通、中通和西通的非常細的胡同
 有好幾家店,胡同的兩側也有店,“誒?這種地方也有店。”
 能遇到這樣新鮮的驚喜。

ck1509_20160829 (5).jpg ck1509_20160829 (6).jpg

<場外的招牌建築(灰漿)、場外的通道小巷>

 

 順便說一下,所謂“招牌建築”,就是用銅板或灰漿圍住木造建築物,以提高耐火性
 在高高的建築物中,根據圍欄的材質分為“銅板型”和“灰漿型”。
 因為可以在銅板和灰漿上像招牌一樣花紋等各種各樣的設計,所以
 好像被稱為“招牌建築”。

 希望這樣的街道永遠保留下來。

李.寺院

 這裡對築地本願寺太過理所當然了,所以不能觸及。
 場外原本是本願寺的寺內町,很多寺廟整齊地密集排列在一起。
 在。
 關東大地震後幾乎都有遷移的經過,現在只剩下幾個了。
 在歷史性建築物這一點上,我覺得其中的“圓正寺”是不能取下的。
 圓正寺的側面與場外市場的店鋪融為一體,招牌建築和寺廟融合在一起。
 有著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珍貴景觀,我覺得是必看的。
 (希望這個景觀也能一直保留下來)

ck1509_20160829 (7).jpg

<圓正寺(右側與店鋪一體化)>

 

伍.外國人居留地的面貌

 外國人居留地考慮到從現在的晴海大道到入船附近
 看上去不錯,但是中心地是明石町一帶。
 作為建築物,作為從當時遺留下來的建築物,托伊斯勒紀念館和天主教築地協會
 剩下了。
 除此之外還有聖路加禮拜堂,還有煤氣燈,這一帶綠意盎然,洋風格
 我覺得能感受到氣氛。

ck1509_20160829 (8).jpg ck1509_20160829 (9).jpg

《聖路加教堂、托伊斯勒紀念館》

 

ck1509_20160829 (10).jpg
<築地天主教會>

 

埃.扇形的築地市場

 扇形的築地市場建築本身,場內的仲卸業者的賣場和魚河岸橫丁的
 建築,還有充滿活力的市場氛圍,對我來說也是一座迷人的建築。
 但是,我們在遷移到豐洲後就沒有了,所以現在去吧
 我來吧。

 

然後再補充一點。
築地現在幾乎都被填埋了,但是原本以築地川為中心的水渠
在環繞的土地上,舊址有很多是綠路,綠色也很豐富。
特別是聖路加國際醫院一帶走著很舒服。古地圖和現代地圖,
而且,一邊比較當時的照片,一邊在這一帶散步的話會很開心。

 

這次以建築遺產的觀點介紹了築地。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以美食的觀點來寫報導。
歷史、建築和美食。雖然市場已經轉移,但築地仍能讓人不厭煩的魅力
到處都是。

 

 

布蘭亭:在古老而美好的銀座酒吧裡,咖喱和電品牌

[中央小太郎] 2016年8月2日16:00

銀座科裡多大街的一角有一座古老的大樓,再往黑暗的樓梯走下去
有一家叫“布蘭亭”的店。

 
因為地上層的招牌很難顯眼,所以不瞄準的話會錯過。

①店門口.jpg ②樓梯下.jpg

 

 雜誌上也經常介紹咖喱的美味店,“溫和的香料”
我個人認為咖喱是絕品。

如果在附近努力的話,我每周都想吃午飯。

 
但是,這家店只有星期五晚上,作為酒吧也營業。
這次我想去這個“夜晚的布蘭亭”看看。

 

 晚上的菜單,主要還是有名的咖喱和店的名字
是電空白期。電白蘭有30度和40度,直球也可以,但是
首先從30度的高球進入,40度的高球,直球這樣的情況
慢慢提高自己的實力比較好吧。

 

此外,客戶還將咖喱材料和咖喱材料一起從印度發送到吧台後面的架子上
有印度的威士忌和伏特加,拜託的話可以拿出來。
國小生還沒有嘗試過,這次也試一下“印度產”吧。。。

 

料理基本上是咖喱,隨著酒的進程,“智惠子媽媽”親手做的下酒菜
小盆也能拿出來。還有咖喱用的鱈魚子、幹葡萄、
福神泡飯是下酒菜。

 

然後,這家店不可錯過的魅力,自然而然地和其他客人進行了對話,直截了當
是那種氣氛嗎?只有8個座位的櫃檯這樣的情況和媽媽的
我覺得人品會讓人這樣做,但是很多客人都想享受對話。
做。
比如說,昨天傍晚5點半左右去的時候,會在《我的XX》的演唱會上唱。
賈斯辛格的女性上班前來了,雖然沒有其他愛,但是很羨慕小吃
不,最近以吃想吃的東西這樣的想法為主題,話題很熱烈
(下次請務必讓我看看爵士樂演唱會)。

這位先生,據說期待著每週五來這裡。
之後,2位熟悉的客人(顯然銀座是當地的時尚人士)
說是男女來的,國小生做特派員的話,被海外的遊客說了。
氣氛很熱烈。

 

櫃檯後面的架子上放著稍微有點奇怪的瓶子,所以先介紹一下
我很想。
果然還是鄰居的女性,以前在空亭附近的葡萄酒商店工作過
“我是被巴克斯(希臘神話·酒神)所喜愛的女人”
這樣豪言壯語的人,感慨頗深地眺望著這個瓶子。
瓶子本身已經是空了,但是從智惠子媽媽和那個女性的對話來看,喜歡喝酒
傳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般的酒瓶。
什麼都是銀座傳說中的調酒師之一,斯科奇的勞斯洛伊斯和
巴達爾頓的石澤實先生在日本推廣了被稱為“麥卡倫”的他去世了
當時,代表日本的三得利和Nikka的兩家威士忌公司分別在
從對行業的貢獻和尊崇,到標籤上,製造了原創迷你瓶
據說是在追悼會上限定發布的。

 
不僅能感受到銀座特有的精致安排,還能感受到

這是一個了解了智子媽媽的人脈和人德的小故事。
雖然也拍了瓶子的照片,但是這裡並不是故意在部落格上登載,而是

去布蘭亭的時候請一定要去看看。

 

銀座有著名的酒吧和超A級美食店。

如果要分類“Bran亭”的話,就有作為“古老而美好的銀座酒吧”的歷史。

是銀座當地人來放鬆的B級美食&酒吧之類的地方嗎?
只在週五晚上營業,這種稀少性也引起了興趣。
另外,只有週五晚上,第二天休息,從早上開始就不用做咖喱了
據說是因為這個原因。據說以前每天(工作日)都在做

 

在這裡準備好肚子,去銀座的夜遊。

這也是銀座的精華之一吧。

(一定要試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