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磨]
2017年5月12日14:00
在中央區附近展示館“小津和紙”的2樓畫廊
“和紙和棉棒交織而成的百人一首八釐米的世界”正在舉行。
會期:2017年05月02日至05月13日(週六)
時間10:00-17:00(最後一天:14:00)
↓ 百人一首平安書皮
![小津和紙棉棒1.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05/%E5%B0%8F%E6%B4%A5%E5%92%8C%E7%B4%99%E7%B6%BF%E6%A3%92%E2%91%A0.JPG)
臉和身體都是棉棒,服裝是用五顏六色的和紙製作的8釐米的人偶,一體讓人感受到溫柔、美麗和生命力。
製作人“伊藤壽子”在肌肉獎杯的長子和次子的與病魔鬥爭生活中遇到了有障礙的人形,這是製作和紙人偶的出發點。用8釐米的和紙人偶再現了百人一首和歌的場面的作品群中,包含了伊藤先生去世的兩人對兒子的思念。
這是“和紙織成的日本”執行委員會代表的話。
![小津和紙棉棒15.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05/%E5%B0%8F%E6%B4%A5%E5%92%8C%E7%B4%99%E7%B6%BF%E6%A3%9215.jpg)
[達磨]
2017年5月9日14:00
伊勢出身的豪商,自江戶大傳馬町開紙商以來360多年來,“小津和紙”與和紙歷史有關。3樓的“小津史料館”展示了明治初期越前送來的手抄和紙“帖紙”(町屋業務·日常用)的包裝姿態(1帖48張1緊30帖=1152張3.5kg)。
![小津紙包.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03/%E5%B0%8F%E6%B4%A5%E7%B4%99%E5%8C%85%E3%81%BF.JPG)
“越前和紙”擁有1500年的悠久歷史。岩原正吉先生在愛越前和紙會“和紙之裡”投稿的“江戶時期的越前和紙是如何送到大消費地三都的”論文中的一篇文章介紹......【據說江戶時代的紙商是僅次於大米、木材的商業,越前和紙也以大消費地江戶為目標大量發送了。運輸大致分為陸路和海路運輸。幕府和福井藩江戶的御用紙很重要地經營著陸路被糟蹋了。過了江戶中期,考慮到安全性和經濟性等因素,利用各種各樣的船運送到江戶。1844年(1844)從大奧起火,江戶城本丸消失時,福井藩向幕府獻上了30萬張鳥子紙(換算成現在的貨幣價值相當於3億日圓)。製造的紙將推測7500張做成一只馬(公用120kg以內),用馱馬穿過大井川,用很多頭數和人手運來”。...。福井距離江戶500公里以上。越前和紙從公用紙、出版物、浮世繪等到生活用紙,給從江戶到明治中期的產業、教育、文化形成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力量。
[達磨]
2017年5月5日18:00
茅場町天台宗寺院的“智泉院”在江戶時代以茅場町藥師的名字廣為人知,聚集了平民的深厚信仰。本尊的藥師如來像受到明治時代廢佛毀釋運動等的影響,現在被安放在川崎市宮前區的天台宗寺院“等覺院”。
等覺院的本尊是秘藏佛·不動明王,藥師如來像被指定為川崎市的重要歷史紀念物。這裡是“杜鵑的名勝”“哮喘痊癒”的祈禱等,也是川崎市民的散步路線。
![等覺寺.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2017/05/03/%E7%AD%89%E8%A6%9A%E5%AF%B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