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中央區的人行道很有趣!22【明石町綠道】

[湊子] 2018年12月13日12:00

green01m.jpg你好,我是湊子。

今天,我想走聖路加花園前的綠路。

人行道內的樹叢綠意盎然,小水渠在行駛,春天櫻花樹很漂亮。

明治時代,我們去拜訪一下明石町一帶有築地外國人居留地的珍貴遺址和紀念碑吧。

greenmap.png

green02m.JPG♪ 托伊斯勒紀念館

1933年(1875年),在隅田川畔建立了聖路加國際醫院的傳教士館。設計是負責聖路加國際醫院設計的J・伯加米尼。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部分木造的2層建築,讓人聯想到歐洲的山莊,是一座有著厚重風格的建築物。
外部表現了柱子和梁,采用了半丁巴風格的設計,室內采用了調達·哥特式風,玄關和客廳等厚重的樹木裝修。1998年改建復原,現在建在聖路加國際醫院的院子裡。


green03m.jpg♪ 美國公使館

1859年(1859年),第一任美國公使哈裡斯在現在的港區善福寺開設了美國公使館。接著第二年,在築地外國人居留地新建了公使館,在這裡整理了形容。據說是木造的2層建築,奶油色的洋房。

1890年(1890年),遷移到現在的美國大使館所在地赤坂。在築地外國人居留地內的舊址上,留下了用小松石做成的5座紀念碑。約1米見方的石材上刻有象徵美國的花紋。
這座紀念碑在聖路加花園的庭院裡保存著兩座,在聖路加國際醫院的庭院和托伊斯勒紀念館前保存著三座。


green04m.jpg♪ 亨利・福爾斯居住遺址

蘇格蘭一致長老教會的傳教醫生亨利·福爾斯在1874年(1874年)到19年(1886年)在日本逗留期間,居住在此地。
我對在日本進行的指印習慣很感興趣,進行了科學的指紋研究。1880年(1880年),在英國雜誌《neture》上投稿的論文被稱為世界上第一篇關於科學指紋法的論文,其中發表了罪犯的個人識別經驗,甚至提到了指紋的遺傳關係。之後1911年(1911年),我國員警首次采用了指紋法。


♪ 隅田川畔的紀念碑

green55m.jpg


1.築地運上所跡的地碑
江戶幕府於1867年(1867年),將築捷運炮洲明石町一帶定為築地外國人居留地,設立了進行海關業務等的運上所。這就是東京海關的起源。

2.電信創業地碑
1869年(1869年),連結橫濱法院和東京築地運上所內設置的傳信機機關,開始了約32公里的電信線架設工程。同年12月開始業務。這是我國最初的公共電信,在文明開化發揮了很大作用。


♪ 學校的紀念碑
green77m.jpg

1.青山學院紀念地碑1877年(1877年)
2.明治學院發祥地碑1877年(1877年)
3.女子聖學院發祥地碑1905年(1905年)


green11m.jpg到了春天,湊子喜歡在閃閃發光的水面上漂浮著櫻花花瓣的樣子。

水渠裡有一座小噴泉,還架著一座可愛的橋,僅僅一步就可以跨越了。

這裡是無名的道路,是一條能讓走路的人開心、個性豐富的街道。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湊子

sign200.png
第29號2018年12月9日

 

 

中央區的人行道很有趣!21【居留地中央路】

[湊子] 2018年12月3日12:00

kyotu01.JPG

你好,我是湊子。
今天,我想走從築地六丁目4號到湊一丁目1號的“居留地中央路”。這條路是2013年帶有愛稱的京橋地區最新的街道。最近,在整修完成的入船·湊地區的人行道上,種植了朱鷺山楂樹。

kyotyumap.png


♪ YEDO HOTEL


面向晴海大道的築地市場內的停車場,是以前有軍艦操練所的地方。

培裡的黑船艦隊來航後,江戶幕府迫於西洋式海軍的必要性,1857年(1857年),在這裡的築地講武所內,創立了軍艦教授所。

旗本、御家人、諸藩士聚集了希望者,進行航海術、海上炮術的講習、從荷蘭進口的軍艦的駕駛練習等,向將監、勝海舟等擔任了行長。

1865年(1865年),改名為海軍所,由於延燒,轉移到了現在的舊浜離宮庭園。

1868年(1868年),新政府向各國通知了“東京開市”,在現在的明石町一帶設立了築地外國人居留地。在海軍所舊址建設的“築地飯店館”也被稱為“外國人旅館”、“YEDO HOTEL(江戶飯店)”等,作為為因交易而到訪的外國人準備的滯留設施而開業。

kyotu10.png設計和施工被認為是清水喜助,是一家木造2層建築,客房102間的大飯店。

外牆是菱紋牆,各個房間都設有暖爐,海岸一側有陽臺,可以一覽東京灣。

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建築物的中央設有塔屋,在那裡懸掛著鐘,並且以塔屋為中心,左右對稱的構造。

這是直到1887年代在各地都能看到的“擬洋風(開化式)建築”的典型特徵,外觀是西式的,但是建築材料和技術是日式的。

但是,1872年(1872年),由於銀座的大火,築地飯店館全部燒毀了。


kyotu08.jpg♪ 去築地外國人居留地的大門


來,我去了拂曉公園。現在的黎明公園一帶,曾經是被稱為“明石堀”的大護城河。架設在中央的是外國人居留地的大門——“新榮橋”。

居留地中央路是過去的新榮橋的樣子。從新橋來的很多外國人,乘坐馬車渡過這座橋,進入了築地外國人居留地。

kyotu02.JPG♪ 天主教築地教堂

穿過聖路加大道,與居留地大道交叉的地方,曾經的居留地“36號”,被樹木包圍的小教堂靜靜地佇立著。是天主教築地教堂。

天主教築地教堂於1874年(1874年)在築地外國人居留地建造,是東京第一座教堂。當初的名字是築地聖約瑟夫天主堂。它也是東京第一座卡特德拉爾(主教座教堂)。

kyotyu12.png1878年(1878年),建造了哥特式紅磚教堂。1888年(1888年),在神學校內發祥了曉星學園。但因關東大地震而燒毀。現在的教堂是1927年(1927年)在吉洛吉斯神父的領導下重建的。

根據雷大主教的希望,采用了希臘建築帕特農神廟型,德裡斯式定製列柱,百分比(破風)上雕刻了鬱金香和玫瑰。

明石町一帶避免了空襲,天主教築地教會作為東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至今仍保留著壯麗的姿態。

kyotu11.png保存在教堂裡的是以“江戶的約翰·路易斯”的愛稱而為人熟知的安吉拉斯的鐘。這是1876年(1876年)法國的倫納贈送的,是大大小小的兩個鐘的對。路易斯比較小。大約瑟芬於1920年(1920年)與大主教座一起搬到了關口教堂。


♪ 建在居留地中央路的紀念碑

kyotu33.jpg


1.1881年(1881年)雙葉學園發祥地碑

2.1882年(1882年)立教女子學校發祥地碑

3.1888年(1888年)曉星學園發祥地碑

4.1895年(1895年)關東學院大學發祥地碑


另外,在居留地之外,還有允許外國人藉房子的“相對租地地區(雜居地)”。據說不住在居留地內,住在這個地區的外國人也很多。

相對租地地區沿著居留地中央路,現在的築地六丁目、七丁目、入船、湊地區和新富町就相當於了。

現在在入船地區,有一條可以看到聖路加國際醫院十字架筆直的胡同。地區的人們都很喜歡“十字架大道”的愛稱。
kyotyu13m.png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湊子

sign200.png

第28號2018年12月2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