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渕彰/寫樂]
2009年6月19日10:00
雖說是“最高的地方”,但也不是“地價”“建築物高度”,而是“海拔”。
中央區的地形沒有山無谷無坂,平坦,騎自行車和逛街比較輕鬆。
走在千代田區和港區,可以知道坡道很多。可以切實感受到中央區的大部分是填埋地。
原本,作為全國標高基準的地方就是
在中央區,是靈岸島量水標。明治初期潮水位置觀測確定零位(A.P.),以此為基礎確定了東京灣平均海面(T.P.=海拔0m),設置了“水平標石”。
從這個歷史水平點量測決定了國會議事堂前的憲政紀念公園內現在的日本水平原點(24.4140m)。
區民史跡的靈岸島檢潮所·量水標遺跡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不能錯過的是位於離那裡稍遠的位置的“一等水準點‘交無號’”(照片上)。2006年(2006年),遷移到現在所在地,2009年(2009年)2月設置了說明板。這裡的海拔為3.24米。
對了,
中央區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哪裡?
根據資料(《水準基標量測成果表》2008年(2008)7月,東京都土木技術中心),中央區記載了20個地點的海拔(東京灣平均海面(T.P.))。
海拔較高的地方是日本橋本石町三丁目4.7619米。接著是銀座五丁目4.7562米、銀座八丁目3.8337米(照片下=銀座八丁目的水平基標)。果然,銀座的“地價”也很高,但“地盤”也很高。
另一方面,低地點的海拔為0.7360米。因此,區內海拔的高低差約為4m,高度約為大樓的1層。
沿著海拔較高的地方走,可以認為是沿著自古以來的本鄉台地延長線被稱為江戶前島的山脊線。以前的東海道一帶好像也通過了這裡,是不是有利用地形的城市建設呢。
■“中央區這裡有歷史”系列
第1回「現在也有,靈岸島」這裡>>
第2回“留在十字路口,現在沒有的橋”這裡>>
[卷渕彰/寫樂]
2009年6月3日09:00
上次(第一次)提到了歷史地名的靈岸島,這次想介紹一下現在已經不存在的橋成為了十字路口名稱的地方。
中央區現在也
在東京都區部,水面率第1位,被稱為
水都。以前幾乎所有的地區都是被堀割、河川包圍的地區。知道戰爭後不久的人自不必說,在東京奧運會之前,到處都是水邊。那裡架起了橋,人和車來來往往。之後,變身為首都高速道路上的橋現在也有好幾座,但是被填埋的河上架設的橋卻消失了。
可是很厲害! 留下了歷史的橋名。誰都知道的數寄屋橋、鍛冶橋、吳服橋等是交通要衝,是十字路口的名稱。
那麼,照片上現在沒有的帶有橋名的十字路口
在哪裡呢?
當然,所有的設置場所都是
在中央區內,不是架設在高速公路上的橋。調查這些橋的由來也許也不錯。
(1) 蓬萊橋(「ら」用異體字別字)、(2)鞍掛橋、(3)土橋、(4)有樂橋
![22_090513_kurakakebashi.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2_090513_kurakakebashi.jpg)
![24_090509_yurakubashi.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4_090509_yurakubashi.jpg)
*順便問一下,你知道“土橋”右端的交通標誌嗎? 在這個時代,不知為何懷念大八車的標誌。為什麼設置在這個十字路口的原因? 這個標誌是“禁止自行車以外的輕型車輛通行”。*照片全部於2009年5月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