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時期的八丁堀一帶,是與力同心組宅邸所在的武家地(大繩拜領地)一起町人生活的町地。那裡存在著平民信仰的神社。現在有天祖神社、日比谷稻荷神社、今村幸稻荷神社三家神社。
=相關報導刊登在2011/1/20的讀賣新聞都民版上
根據碑文的由來,“志摩國答志郡伊雜莊的伊勢皇大神宮(伊勢神宮內宮)別宮伊雜宮於1624年(1623年)5月上旬,東下到武藏國豐島郡江戶日本橋通三丁目,賜予了間口10間、縱深社12間的社地,建立了間口5間。之後,1633年(1633年)6月下旬,八丁堀松屋町(現在所在地附近)賜予了300坪,拆除了舊社重建”。
在《江戶名勝圖會》中有“這個地方被稱為磯邊橫町,土俗、磯邊太神宮”,將神社的正月風景作為插畫。元宮的伊雜宮是
接下來的“日比谷稻荷神社”(八丁堀3-28-15,照片中)是高橋的西北側,以前被稱為日比谷河岸,沿著龜島川。這裡也是有祠堂和由來記載的神社。
根據由來書記載,“1606年(1606年),為了江戶城日比谷御門建築,在八丁堀前的海灘上修建了神殿。因為作為新土地的地主神被祭祀,所以這個一角被稱為日比谷町。因為對旅人的守護靈驗很深,所以來江戶的很多人都住在本神社參拜,這也被稱為“旅泊稻荷”,被稱為“さばいり”。
第三個“今村幸稻荷神社”(八丁堀3-24-11,照片下)存在於“八丁堀站”東北側的建築物2樓。是祭祀了江戶初期拜領這個地方的今村家嗎? 因為沒有淵源寫,什麼也沒有登載,所以由來不詳。幕府末期的地圖上也沒有記載。被稱為“伊勢屋、稻荷......”,各地、各宅邸都供奉著稻荷社,難道是宅邸內的稻荷嗎。
《武州豐島郡江戶莊圖》(1632年(1632)?)這裡寫著“今村傳十郎”。在《御府內沿革圖書》的延寶年中(1673-1681)圖中,幸町和日比谷町合起來的地方寫著“今村彥兵衛”,元祿年中圖中,那裡是“幸町”“日比谷町”。原來是寺地的一帶有今村傳三郎的宅邸,1690年(1690)公收了這個宅邸地,翌年同4年,幸橋外的幸町(現在的港區新橋附近)遷移過來,被稱為幸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