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歷史講座“江戶的成立與江東地區”~5/22、“花束21”舉辦

[卷渕彰/寫樂] 2013年5月23日09:00

5月22日,中央區溫柔的歷史講座“江戶的成立和江東地區”在區立女性中心“花束21”舉行(照片)。在為學習中央區歷史而策劃的公開講座上,由步行志願者導遊團體中央區文化財產支援協會主辦。

 

0913_531_130522rekisikoza.jpg講師是江東區中川船番所資料館次長久染健夫。從近代(江戶時代)研究者的角度來談,享受歷史散步的方法可以作為參考。

 

從地勢方面解讀了江戶的形成,關於“首都·江戶”的城市建設、城市功能是如何發展的,以江戶的中心地日本橋、京橋、八丁堀、新川地區等為例進行了解說。從江戶前期開始隨著市區擴大,隅田川東部的深川、本所地區也被開發出來。

 

根據1680年(1680)的畫圖《葛西志》,1641年(1641)桶町(現在的八重洲邊)因火災而被燒毀的本材木町(現在的日本橋)的“元祖木場”遷移到深川後的“木置場”被描繪在小名木川的南部、隅田川沿岸,其周邊豎著圍著護城河。該圖中最有意思的是“富岡八幡宮”面向海邊的位置。現在的東京捷運東西線的木場站和東陽町站附近可以看到海中的樣子。

 

通過重新了解從周邊地區看的中央區的歷史,再次認識到了265年建成的都市江戶的深奧和廣闊。@卷渕彰

 

 

 

 

◆中央區這裡有歷史(53)鳥居清長~出生於日本橋的美人畫師去世後200年,在回向院重建墓碑

[卷渕彰/寫樂] 2013年5月17日09:00

裝飾新生歌舞伎座正面的畫牌。配有演出節目和登場人物的畫牌是由鳥居派的畫師300多年來描繪的。天明時期活躍在美人畫上的是鳥居派第4代戶主鳥居清長。清長出生於日本橋本木町,死後被埋葬在兩國回向院,但是墓碑消失了。於是,為了紀念逝世200周年,“鳥居清長碑”(照片)被重建了。

 

0913_53_130516toriikiyonaga.JPG鳥居清長於1752年(1752年)出生於本材木町(現在的日本橋)的書店白子屋。據說這片土地在楓川西側有新下酒菜場(通稱新場),所以被稱為“新場的清長”。

 

據說19歲時自稱清長,脫離了以演員畫為專業的鳥居派的畫風,擅長美人風俗畫,發揮了他的手腕。以江戶名勝為背景,八頭身流利的美人畫樣式被稱為“江戶的維納斯”。與鈴木春信、歌麿、寫樂、北齋、廣重並列,作為6大浮世繪師被評價。

 

1787年(1787年)繼承了鳥居家第四代的名字。之後專心致力於鳥居家的家業的畫看板、等級表、黃封面、繪本等。1815年(1815年)以64歲高齡結束了一生。

 

墓地兩國回向院因地震、戰爭災害等災禍而失去了清長的墓碑。值此逝世200周年之際,計畫重建稱讚畫業的墓碑,4月建立了新的清長碑。高2.1米,寬2.0米的小松石,中央嵌入了以代表作《大川端夕涼》為印象的青銅板。@卷渕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