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中央區歷史散步2013~走舊日光街道的歷史~(第2次)”於11月30日(週六)下午,在晚秋的好天氣下舉行。這個歷史散步,是從日本橋到淺草御門跡,一共兩次探訪建立了江戶繁榮基礎的日光街道的歷史。繼前半部分的第一回(11/16)之後,後半部分的第二回從傳馬町牢宅邸遺跡到淺草御門跡在街上走著。
參加者募集在“區的通知中央”11月1日號公開征集,由步行志願者導遊團體“中央區文化財產支援協會”主辦並實施。
在十思公園集合的參加者達到了定員的30人,分成2組出發(照片左)。在十思廣場內參觀了中央區附近展示館的傳馬町牢宅邸模型(照片右邊=接受電視採訪)後,參觀了公園內的吉田松陰臨終之地碑、石町時的鐘等。從大傳馬本町通北上的道路是舊日光街道。街道的兩側是舊通旅籠町,與大門大道交叉的東南角到明治後期為止有大丸吳服店。
在那之後,在舊通油町,女編劇長谷川時雨出生成長。蔦屋重三郎的耕書堂面向街道開設了店鋪,現在設置了說明板。斜前方有《江戶名勝圖會》中描繪的京都書店·鶴屋,是地書批發店鱗次櫛比的一帶。這附近有很多五金店,這對長谷川時雨著的《舊聞日本橋》很熟悉。現在也存在著從江戶時期開始的五金公司。
越過濱町川跡,進入橫山町。這是年末商戰迫在眉睫的批發商街風景,比平時人山人海。從馬喰町十字路口沿著江戶大道走。江戶時期是公事宿、旅人宿鱗次櫛比的地區,其繁榮成為了今天的原點吧。再往西走,有一個初音的馬場遺跡。這是家康備齊馬的最古老級別的馬場,在《名勝江戶百景》和《江戶名勝圖會》中也有記載。
鄰近有郡代宅邸。從關八州來的訴訟人們來到了這裡。據說馬喰町聚集了公事宿和商店,甚至出現了四日遊覽江戶的觀光介紹店。沿著郡代宅邸遺跡,發現了複雜的道路。關東大地震復興事業中建造了靖國大道,街區發生了變化,為什麼這一帶的區境折彎了呢?謎?這是一個解開的地方。這附近是以郡代宅邸的地基遺跡為區界的。
沿著柳原土手遺跡,前往左衛門橋。架設在神田川上的這座橋是中央區、千代田區、台東區三區的邊界。是中央區最北端的地方。淺草橋的前面設置了淺草御門。這是江戶城域最後的御門,沿著日光街道向東北走去時。當時的大番所附近現在有派出所是什麼緣分嗎。在渡過淺草橋的北詰西側的淺草見附跡碑上解散。@卷渕彰
◇當天街道行走的情況,中央區電視宣傳“你好,我是中央區”,預定12月第2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