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春天的中央區歷史散步2014~不為人知的中央區原型「江戶前島和歷史探訪」~申請受理中!

[卷渕彰/寫樂] 2014年3月12日09:00

近年來,人們對居住的土地和地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據說中央區的地形的成立,以被稱為江戶前島的半島狀沙洲為核心,之後周邊被填埋了。

這次的歷史散步,是在江戶前島周邊一邊走一邊探訪沿途的名勝古跡的路線。主辦單位是中央區町步行志願者導遊的“中央區文化財產支援協會”

 

→現在正在接受申請! 詳情請看《區的通知中央》3月11日號。這裡>>

 

0913_564_140306kuho_edomaejima02.jpg

(左圖)《江戶的原型》(鈴木理生著《江戶就是這樣建造的》築摩學藝文庫版,2000年1月發行,p21部分)(右圖)國土地理院的電子國土入口網站合成了《土地條件圖》和《明治前期的低溼地圖》

 

讓我們看看江戶前島和現代的地形吧。

 

左圖中中央的半島狀一帶被稱為江戶前島。位於記載為御茶水的本鄉台地的南部,也被稱為日本橋台地。尼店在日本橋附近,將門首冢在大手町附近嗎。江戶前島以西是日比谷入江,東是海上。

 

據說是以江戶前島的地形為基礎建造的江戶。拆除神田山,填埋日比谷入江,將舊平川作為外壕和日本橋川的源流,用堀割建造水路。據說舊東海道經過江戶前島的山脊附近。江戶初期的街道情況由畫地圖《武州豐島郡江戶莊圖》說明。

 

右圖是最近公佈的能夠了解地形結構的最新數據。中央逆向“く”字折彎的黃色地方是被分類為“沙洲”的微地形,與左圖的江戶前島幾乎重疊。雖然東京站附近稍有不同,但新橋附近是江戶前島的南端是一致的。右圖可以說是明治前期,也就是幕府末期時期的中央區的樣子。水路遍布,月島還不存在。

 

把這兩張圖重疊起來的話,可以說今天的中央區中心部是從被稱為江戶前島的沙洲誕生的。那麼現在有那個痕跡嗎?在晴海大道和永代大道東西方向的地方試著調查海拔差的話,江戶前島的尾根部,現在的中央路比周邊海拔高(海拔)。外壕遺址和楓川遺址被認為是江戶前島的外緣部附近。

這次的歷史散步是探索中央區地形形成的原點,注視江戶·東京的歷史,是前所未有的新嘗試。@卷渕彰

 

 

 

◆構築江戶狩野派基礎的《探幽3兄弟展~狩野探幽・尚信・安信~》

[卷渕彰/寫樂] 2014年3月8日09:00

奧畫師江戶狩野四家的宅邸全部位於今天的中央區內。狩野永德的孫子·探幽與江戶開府一起搬到江戶,在鍛冶橋拜領宅邸。小5歲的弟弟尚信在竹川町(銀座、後木挽町遷移),小11歲的弟弟安信在京橋中橋分別得到了拜領宅邸,奠定了江戶狩野派的基礎。3兄弟的展覽會“探幽3兄弟展~狩野探幽、尚信、安信~”(3月30日為止)在板橋區立美術館舉行(照片上)

 

0913_562_140226kanoutanyu.jpg從室町時代開始極為興盛的狩野派,在探幽的時候將據點轉移到江戶,作為幕府御用畫師活躍著。1602年(1602年)出生於山城國(現京都府南部)。拜見家康,從京都被召見成為御用畫師,1621年(1621)在鍛冶橋御門外拜領宅邸。1674年(1674年)73歲去世。

 

尚信出生於1607年(1607年)山城國。1630年(1630年),在江戶拜見了德川秀忠,被申請御繪御用,拜領了竹川町的宅邸。1650年(1650年)44歲去世。安信於1613年(1613年)出生於山城國。1623年(1623年)繼承狩野宗家。寬永年間在中橋拜領宅邸。1685年(1685年)73歲去世。

 

去拜訪中央區的江戶狩野宅邸遺址吧。“狩野畫塾遺址”是銀座五丁目,舊木挽町面向昭和大道設置了說明板(照片下)。這裡是木挽町狩野宅邸遺跡,是從銀座竹川町遷移過來的。作為江戶狩野派一直延續到幕末,明治畫壇人才輩出狩野芳崖和橋本雅邦等。

 

中橋狩野宅邸遺址是京橋第一丁目、舊大鋸町,在歌川廣重住宅遺址的說明板中,只有一點狩野宅邸。探幽的鍛冶橋宅邸遺址在八重洲二丁目、鍛冶橋十字路口附近,在說明板上說,坂本龍馬通過的千葉定吉道場暫時放置的地方就是鍛冶橋狩野宅邸附近。據說江戶狩野四家有浜町狩野宅邸,但詳細情況不明。@卷渕彰

 

 

◆明治銀座,與偉才的先覺者父子三代~「岸田吟香・劉生・麗子」展~

[卷渕彰/寫樂] 2014年3月3日08:14

在近代明治的銀座磚街開了藥鋪“樂善堂”,作為製造銷售眼藥的企業家,同時也作為出版人、思想家、文筆家而聞名的岸田吟香、兒子畫家劉生、孫女麗子父子三代的展覽會“岸田吟香、劉莎生、4月系美術館舉辦了展覽。


0913_561_140222kishida.jpg岸田吟香於1833年(1833年)出生於現在的岡山縣。與醫生黑本相遇並編纂了和英詞典,維新後於1873年(1873年)進入尾張町(現銀座五丁目)的日報社,作為《東京日新聞》的主筆活躍著。據說,其獨特的語調、幽默和論客的態度受到了好評。

 

1875年(1875年),在銀座二丁目開設了藥鋪“樂善堂”,開始生產銷售至今為止研究過的眼藥水“精片土地水”。這是海本處方的日本第一款液體眼藥水,是玻璃瓶和軟木塞的劃時代的東西。1905年(1905年),在銀座樂善堂去世,72歲。

 

劉生1891年(1891年)作為吟香的四子出生於銀座,長大於銀座。14歲時父親去世。1913年(1913年)22歲結婚,移居代代木。作為畫家逐漸成熟,以愛女為原型繼續描繪“麗子像”。

 

1927年(1927年)的隨筆《新古細句銀座通》中記載,作為回憶“一邊聽鐵路馬車鈴鐺的聲音,一邊在那裡(銀座二丁目)長大到青年時代”。1929年(1929年),以38歲的年輕高齡去世。

 

1914年(1914年),麗子出生於劉生的長女。從4歲開始擔任父親的“麗子像”模特。15歲時父親去世。此後,他作為繪畫、戲劇、小說等的表現者度過了一生。在評傳《父親岸田劉生》發行之前,1962年(1962年),以48歲高齡突然去世。

 

中央區立鄉土天文館(時間圓頂明石)常設展覽室展示了岸田目藥“精地水”招牌(照片下)、玻璃瓶、標牌等藏品。@卷渕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