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也終於迎來了季節的變換之際,春天的徵兆一點點擴大了。在中央區的各地區,花草的發芽和微風的香味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機會也會增加吧。
春天對交通工具來說也是一個節點的季節。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時期進行時刻表修改。根據需求和設備情況設定新的時刻表。今年3月16日JR和私營鐵路將實施修改。
說起在東京的話題,東京捷運副都心線和東急東橫線開始相互直通。由此,東武東上線、西武池袋線經由副都心線,實現了從東急到更前面的未來線在內的5家公司的相互直通。以此為契機,為了吸引人流,沿線各地的商戰也變得活躍起來。
僅僅這樣的話和中央區好像沒什麼關係,但不是那樣。首先,在與副都心線並行運行的有樂町線實施增發等措施。比起這個,隨著這次5家公司的相互直達運行開始,副都心線·有樂町線的高峰期的混亂增加,特別是早上的時刻表混亂更加大。乘坐區內的有樂町線“銀座一丁目”以及“新富町”“月島”各站的人請注意。
並且,最令人震驚的是,隨著副都心線和東急東橫線的直通,東急和日比谷線的相互直通結束。(東武方面繼續實施)
日比谷線對於中央區來說也是重要的路線。區內有7個車站。與銀座線的4站、都營淺草線的5站相比也多,也是身邊的路線。另外,始發列車5點從八丁堀出發也讓人感到親切。
原本日比谷線和東急東橫線、東武伊勢崎線3家公司的相互直通是從現在開始大約半個世紀前的1964年(昭和39年)開始的。據說為了趕上東京奧運會,日比谷線全線通車迫在眉睫。當然,也為使急劇增加的人流順利做出了貢獻。這也是我國多條線路相互乘入的先驅。
當時,討論的是使用的列車的長度。雖然意見分歧是18米車還是20米車,但最終以曲線多為由,采用了營團捷運(現在的東京捷運)主張的18米車。現在大部分的都市型鐵路都使用20米的車,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日比谷線的車輛車長很短。
對於從琦玉縣東部和神奈川縣東北部到市中心的通勤、上學的乘客來說,不用換乘就能直通的結構非常受歡迎,長期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在那之後,東京的鐵路網更加完善,例如,從橫濱方向前往市中心,依賴日比谷線的人們開始分成JR新宿湘南線、捷運南北線、捷運三田線等,日比谷線的相對價值漸漸下降了。而且,由於這次副都心線直通,日比谷線的作用大幅下降。
而且,由於上述車長的問題,從裝載容量的比較來看,東急對18米的車在東橫線行駛的事也告一段落了。
結果,從3月16日開始,從日比谷線到菊名方向的直達運行變得看不見,禁不住一絲寂寞。從各站的時刻表上記載的目的地表示中,“去菊名”和“去武藏小杉”將消失。
同時,從東急乘坐日比谷線的“東急1000系”的運行也將以此為契機結束。因為是作為日比谷線直通專用來運用的,所以不知道是廢車還是轉用到其他公司,但是這個東急色在日比谷線看不到是事實。
以前偶爾運行的臨時列車“未來號”(北千住-元町・中華街)也已經看不到了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工具的運用也發生了變化,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想緬懷支撐昭和都市交通的日比谷線直達運行的歷史,懷著感謝的心情守護這個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