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海舟]
2009年12月1日09:00
與《蘭學始的碑》相鄰,有一塊“慶應義塾發祥地”的碑。
大阪・適塾的塾頭福澤諭吉被邀請到中津藩江戶中宅邸,1858年開設了蘭學塾。這就是慶應義塾創立之地。
碑是為了紀念創立100周年,於1958年設立的。和《蘭學始的碑》一樣,是由建築師谷口吉郎設計的作品。在本型的碑文上,有名的“天不在人上造人,不在人下造人”(《學問的推薦》)刻在了開眼的左右頁上。
![ck0930-12011.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ck0930-12011.jpg)
表彰了前輩中津藩醫生·前野良澤、小浜藩醫生·杉田玄白等人著有《解體新書》翻譯的苦心談的杉田玄白《蘭學事始》的偉業,1869年,福澤附上序文出版了該書。
1859年,“蘭學家”福澤去剛剛開港的橫濱遊覽。而且,在當地使用英語,荷蘭語完全不通,受到衝擊,痛感今後英語的必要性,努力學習這門語言。
當時正是為了批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使節團赴美的時期。 作為軍艦奉行木村攝津守喜毅的隨行艦·咸臨丸乘坐了。出入江戶蘭學宗家桂川家七代甫周(國興)邸的福澤在這方面的幫助下,得到了桂川家和有姻親關係的木村攝津守的推舉。明治時期以後,和木村芥舟(攝津守)一生都保持著好意和親密交往,這是理所當然的趨勢吧。對此,勝海舟從乘船時開始就不協調,始終沒有好的感情,後年,在《瘦我慢之說》(1891年執筆,同34年發表)中對海舟明治維新後的處理方法進行了很大的批判。
回國後,福澤的蘭學塾計畫轉換為英學塾。
1862年(1862年),以竹內下野守保德為正使的歐洲各國的使節團成立,之後的外務卿·寺島宗則、創辦東京日新聞的福地源一郎、以及箕作秋坪等人一起隨行,見聞歐洲各國的各種制度,認識到引入日本的重要性。
1867年(1867年),幕府派遣接收向美國訂購的軍艦“富士山”的使節。此時,作為其中一員(幕府外國奉行翻譯方)再次前往美國。 幕府末期時期,已經3次情況視察了歐美。
在明治維新之前,著有《西洋情況》的福澤諭吉,後年,作為近代日本創立的第一人、代表明治時期的思想家、教育者、開明論者、以及啟蒙思想家,在歷史上刻下了光輝的足跡。
1868年4月,遷移到芝新錢座的私塾·福澤塾被命名為“慶應義塾”。
參考圖書: 飯田鼎《福澤諭吉》中公新書 福澤諭吉著作集第12卷 《福翁自傳福澤全書緒言》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
[海舟]
2009年11月9日09:00
1793年9月,第11代將軍、家齊、前老中首座、將軍輔佐、松平定信以下
在幕閣列席的情況下,在閉關鎖國下,遇難、漂流之後,在俄羅斯逗留了10年,
在首都彼得堡謁見了埃卡捷琳II世,見聞了當地的國情
奇蹟般回國的兩位伊勢漂流民大黑屋光太夫和磯吉,在江戶城內吹上御所
接受了審問。
經過各種各樣的審問,採取南下政策的俄羅斯,日本的社會、文化、地理等
發現收集了各種廣泛的相關資料,並且在俄羅斯廣為人知。
作為日本人,桂川甫周、中川淳庵的名字被列舉出來。
聽到光太夫嘴裡說的“カツラガワホウ”的話時,
當桂川家4代甫周國端的驚訝和感慨是多少吧。
當我知道現在正是陪席、審問的人物才是桂川甫周那個人的時候
光太夫也不能掩飾驚訝吧。
給將軍家齊的感動很深,從列席的幕閣周邊得到了贊美。
此後,該問詢繼續將地點轉移到其他地方進行詳細調查,併在幕府及甫周
提供了大量的資訊。
日後(1794年),這項研究成果在桂川甫周的《北橿聞略》中取得。
桂川家在這之後也作為將軍侍醫(奧醫師)誠實地發揮作用的同時
在市井,在自由豁達溫厚的家風下,直到德川幕府崩潰為止,作為江戶蘭學的宗家
保護荷蘭流外科的學風,在江戶蘭學界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參考圖書 : 戶澤行夫《江戶窺見的<西洋>》教育出版 山下恆夫《大黑屋光太夫》岩波書店
![ck0930-1109.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ck0930-1109.jpg)
[海舟]
2009年10月21日10:00
1771年(1771年)3月,在千住小冢原的刑場,罪人的辨別(解剖) 在場的前野良澤、杉田玄白、中川淳庵三人掩蓋了驚訝的心情。 沒有。
被理解了的屍體的組成,帶來了“泰赫爾·阿納托米亞” 因為正如所記述的那樣。
第二天,三人來到位於鐵炮州的豐前中津藩中宅邸內的前野良澤邸集合。 我決心翻譯這本蘭書。 1774年(1774年),在許多人的協助下花了3年多的時間。 作為《解體新書》翻譯完成了。 公刊的作者有越前小浜藩醫生杉田玄白、中川淳庵、 一橋家侍醫石川玄常、幕府侍醫桂川甫周4人。他們的盟主 沒有翻譯的主力前野良澤的名字。有一種說法是不完整的 由於翻譯的原因,前野良澤堅持不高興地把自己的名字連在一起。 據說是因為做了。 桂川甫周的父親、法眼、3代甫三國訓與杉田玄白是舊知的關係, 另外,通過作為奧醫生的政治立場,對《解體新書》的禁令的考慮 被認為是想辦法了。桂川家經過初代甫築邦教、2代甫築邦華 已經作為侍醫在公家和深處都獲得了很大的信賴。 《解體新書》出版之際,荷蘭通詞吉雄幸左衛門耕牛寄來了序文,並進行了 秋田蘭畫的開拓者小野田直武畫了解剖圖。 《蘭學始》是杉田玄白83歲的時候,長達約半個世紀的蘭學界概況 《泰赫爾・阿納托米亞》翻譯時的辛苦談,蘭學界周邊的人們的 這是寫有人物評論等的回憶錄。
84年後的1858年(1858年),大阪 適塾塾校長中津藩藩士福澤諭吉奉藩命,在該地區蘭學之 要開辦私塾。 《蘭學始之地》於2008年(2008年)迎來創立150周年的近代 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私立學校“慶應義塾發祥地”。 參考圖書 : 全譯注片桐一男《杉田玄白蘭學始》 講談社學術文庫
![ck0930-102101.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ck0930-102101.jpg)
[海舟]
2009年10月13日09:30
荷蘭宿·江戶長崎屋從寬永時期到1850年(1850年)歷經200多年,
這是閉關鎖國下、江戶面向西方開放的貿易、文化交流的唯一窗口。
因此,葛飾北齋(江戶後期的浮世繪師1760年~1849年)在《畫本東都遊》中畫
像這樣好奇心旺盛的平民武家為了一眼看到紅發的異人而聚集在長崎屋前
或者停下其他行中的腳步。
這個時代,和其他國家的交流是通過對馬藩的朝鲜通訊使(12次往來),薩摩藩
琉球使節(18次),通過松前藩與北方蝦夷地的交流,以及長崎的
只有與中國的非公開貿易。
其中,儘管中國貿易帶來的大量文物恩惠,其頻率和後世都受到了影響。
就影響度而言,與荷蘭商館的貿易、交流(166次)發揮了重要作用。
荷蘭·卡皮坦(商館長)、醫生、通詞等一行為了江戶參府,一年一次(1790年
<1790年>4年1次)春天,從長崎出島出發,經過大阪、京都,來到江戶長崎屋
我要住宿。
在定宿·長崎屋停留了約20天,拜謁將軍,完成對各幕閣的感謝後,很多
有了和蘭學者、文化人的學術交流和物品交換的機會。
幕府天文方・高橋景保、同眼科醫生・土生玄碩、奧醫師・桂川甫周、《泰赫爾・安納托米亞》
翻譯出來的前野良澤、杉田玄白、中川淳庵等蘭癖大名們也連日來了很多。
另一方面,在荷蘭商館方面,肯佩爾、圖恩伯裡、西博爾德三位醫生是江戶參府
分別著有《江戶參府旅行日記》、《江戶參府隨行記》、《江戶參府紀行》
元祿期、安永期以及文政時期的日本社會和文化廣泛地介紹給了世界。
其中,1826年(1826年)的西博爾德積極收集資料和資訊,並人
計畫擴大交流,將停留時間延長一天。這項工作的結果是,在長崎屋逗留期間
從通常的20日到33日,出島-江戶之間的總旅程天數從3個月延長到5個月,見聞
擴大了。卡比坦一行的全體人員大大超過了規定的59人,達到了107人。
但是,1828年回國時,在收集的物品中發現了禁品,第二年
西博爾德對國外驅逐處理,並提供了伊能忠敬的《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
高橋景保、轉讓將軍賜予的葵服的土生玄碩等十幾人受到了重罰。
做了。(西博爾德事件)
此後,西博爾德根據1858年(1858年)簽訂的《日蘭修好通商條約》解除驅逐。
翌年1859年再次來日本,就任幕府的外事顧問。
第二年,即1860年,隨從遣美使節團(正使、新見豐前守正興)的荷蘭製
隨行艦「咸臨丸」是軍艦奉行・木村攝津守喜毅、勝麟太郎、福澤諭吉以及中浜萬次郎
載著他們,終於渡過了太平洋。
此後,超越了動蕩的幕府末期的波濤,時代很大地轉向開國。
參考圖書 : 片桐一男“即便如此,江戶也是閉關鎖國嗎?”吉川弘文館
![ck0930-091013.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ck0930-091013.jpg)
[海舟]
2009年9月9日09:00
中央區從昭和30年代中期開始改變了那個街相。 1964年10月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之際 因為為了建設首都高速公路,所以施工了河川的填埋。 築地川也於1962年被填埋。
但是,三島由紀夫(1925年~昭和45年)在1956年末發表了這一消息 通過佳作《橋つし》,可以窺見過去這附近的風情。 在這部短篇小說中,中央區政府(重建前)、聖路加醫院、 描寫了築地本願寺等建築物, 其他的風景、風俗、風俗習慣和現在完全不同。
故事講述了4位女性許願架設在築地川上的7座橋 據說,只要順利渡過,各自的願望就會實現。 是懸疑式的構成。 必須渡過的橋有7座,實際上是 三吉橋、築地橋、入船橋、曉橋、堺橋(現在沒有這座橋)、 是備前橋的6個。 但是,因為這裡三吉橋是三叉橋,所以改變路線過兩次就可以了 我算過兩座橋了。
![ck0930-090901.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ck0930-090901.jpg)
在入船橋前,一個人因為腹痛而不能再前進了, 第二個人在曉橋上被認識的人搭話, 然後第3個人是不是在最後的備前橋投身自殺呢? 被誤認的員警叫住,不得已發出了聲音。 她們3人根據以往的規定無法實現願望。 最後剩下的一個人平安地渡過了7座橋,成功地許願。 對於落伍的3人,分別描寫了具體而迫切的願望。 但是,只有一個人,祈禱成功的女性的願望是什麼呢? 作品中沒有明確。 另外,那個女性的意外性出乎意料,成為了作品的主意。
順便說一下,4個人的設定是位於銀座板甚道的分桂家的 兩位藝妓(小弓42歲,加奈子22歲), 新橋的日式酒家“米井”的箱裝娘(滿佐子22歲) 然後,一個月前,我是從東北來的女傭。
另外,忠實反映這一時代背景的電影之一就是 這是名匠成瀨巳喜男導演的《流》(1956年東寶作品)。 舞台在柳橋周邊,當時的花柳界的人的模樣和 用溫和的寬敞舒適的照相機工作捕捉氣氛。
[海舟]
2009年8月31日18:30
日本橋兜町是以東京證券交易所為首的銀行、證券公司集中的日本金融界的聖地。在那幅畫中,有大銀行瑞穗銀行的兜町分店。 “銀行發祥地”的銘牌在建築物的牆面上貼著。
沿著瑞穗銀行的源泉,(第一勸業銀行⇒第一銀行⇒帝國銀行⇒追溯到第一國立銀行)第一國立銀行成為原點。
第一國立銀行是以三井組、小野組的資金為主要原材料,由明治時期代表產業界的實業家澀澤榮一(1840年~昭和6年)於1873年6月根據國立銀行條例(1872年制定)參與創立的日本第一家銀行。
1869年,澀澤榮一接受了向新政府出仕、大藏省租稅正任命的辭令,鑒於原幕臣的經歷等,決定辭退,為了直接傳達自己的意思,當時的大藏省的實力者 我訪問了大藏大輔、大隈重信(1838年~大正11年)築地的私宅。 但是,贊同年輕大隈對新國家形成的強烈參與請求和熱情,接受了入省。 在省內,長達3年半,參與了制定國立銀行條例等多種政策的制定,圍繞預算編制問題,主要原因是與成為第3代大藏卿的大久保利通(1830年~明治11年)率領的首腦部的意見對立,1873年5月下野。
退官後,作為一個民間人士在實業界,參與了眾多公司、團體的設立,為日本經濟界發展打下基礎,之後年作為社會事業家也活躍著,到1916年引退為止,將持續40年以上的第一國立銀行(卸任時為第一銀行)的行長。
澀澤榮一在近代日本國家的形成和推進中作為指導者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