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去了“富士五湖巡遊”。
以晴朗的天空為背景,越過本棲湖的湖面,富士山以出色的平衡存在著。
和附近公園裡盛開的櫻花一起,是每次有事都能見到的千日圓紙幣背面的設計。
不管怎麼說,感覺好像得到了好處。
帶著這樣的高漲感,通過銀行券的連結,去了“貨幣博物館”。
地方是中央區日本橋本石町1-3-1
作為日本經濟活動的心臟,現在備受矚目的日本銀行總店。這是位於前面的博物館。
眾所周知,由辰野金吾博士設計的“日本銀行總店本館”建在江戶金座的舊址上。
每次經過博物館前的江戶櫻大道,都想去看看,但不知不覺錯過了機會。
警備看起來很嚴格,入館手續也很麻煩,這麼想的話,儘管入館費免費,但還是經過了。
但是,實際入館後,不知不覺就沉浸在了展示的有趣之處。
看著錢的話,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情緒高漲呢。
“金的話,金的話,就是我的錢了”,壞人撒紙幣,落入錢的大海的場景,無論在哪個時代都能共同設定。
光是看著,反派角色的心情就會轉移,知道了腎上腺素會噴出。
“越後屋,濕巾也不好。”
“不,和代官一樣......”
“嗯,嗯,哈哈......”
在兩人之間放置的點心折中,山吹色的小金幣閃閃發光。
從博物館的展品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
雖然是非常認真的展示,但是看的人的想象力過分了,不知不覺就朝著新的方向跑去了。
防止偽造紙幣的技術,今晚也能用於對話的話題。
這麼說來,沒怎麼仔細觀察過錢啊。
因為從貨幣的角度解說了歷史上的人物實施那個政策的過程,所以在有新的發現的同時,很容易理解。
武將們為了保護領土,擴大勢力,是如何有效利用金、銀、貨幣的呢。
與礦山開發的技術相結合,可以看出是戰略的樞紐。
武將的神靈行動也是在堅實的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才開始實施的吧。
儘管如此,從展示品中通過歷史的潮流來看,在重要的地方發現大量的金銀從日本流出到國外。
一想到日本的金、銀的巨大產出量,我就再次知道了被譽為“黃金之國”的光輝。
在貨幣博物館的禮品櫃檯,買了福澤諭吉的日本銀行券的臉毛巾。
(是在自動販賣機上購買的。)
每天早上洗臉的時候,用完這張一萬日圓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