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為城市增添歷史的建築們

[小江戶板橋] 2016年6月27日09:00

在大樓的山谷間發現木造的町屋建築的話,只有噗和其周邊漂浮著時代的香味,被懷念的感覺所束縛。

在銀座和日本橋的十字路口,發現了這樣的建築物的那一天,我非常佩服他克服了許多考驗,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地震、戰爭災害、高度經濟成長期的崛起浪潮。

對於沒有移動手段的建築物來說,只能忍無可忍。

這樣留在現在,一定是注入了所有的人們不同尋常的想法的證明吧。

 

中央區立鄉土天文館“時間圓頂明石”的區民畫廊,殘留在中央區內的近代建築物的面板展將持續到7月3日(星期天)。

我等著這個企劃。

確實應該在哪裡看到過,但是不知道明確的所在地就度過了這座建築物。

這是再次相遇的好機會。

展示的展板有23張。

從町屋建築到大樓建築。從明治時期到1965年左右。

區內建造了以多種建築材料、構造、設計為特徵的建築物。

這是只有“華之東京正中央”才有的種類豐富,對現存表示敬意。

 

只看螢幕的照片的話,只要有1分鐘就可以在會場轉一圈。

但是那裡是非常期待的東西,所以我仔細看了一下。

以建築物主體的照片為主,

1、建築物的特徵

2、關於建築物的故事

3、建築物資訊(所在地、創建年、結構、規模、用途、木匠等)

4、照片(建築物的內部照片、細節的設計、被活用的狀況等)

但是,一張裡面有。

小插曲中總結了與建築物面對面時的關注之處,在那之前沒有注意到就錯過的部分,似乎很快就擴展到了眼前。

 

會場內的桌子上準備了“用語解說”的印刷品。

關於面板上標記的建築用語和與建築物相關的人物,記載了通俗易懂的說明。

連同印刷一起看面板的話,即使是建築初學者的我,也能充分理解看點。

還有,同樣準備的小冊子很開心。

上面有23張建築物照片,還附有表示各建築物所在地的地圖。

不要猶豫,可以到達目的地的建築物。

 

會場畫廊前的通道牆面上,懸掛著描繪震災後銀座大街的全景畫卷。

每一座畫得很細膩的建築物都看起來很活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