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日本橋2丁目正好在藥研堀不動院後面,有矢之庫稻荷神社。
為了配合這次的“藥研堀不動院開創420年”,新神殿被供奉。
立著奉納碑。
吉利一直保持在前面。
我來介紹一下。
緣起
現在鄰接的東日本橋1丁目附近被稱為谷野的時候,1645年(1645年)幕府建造了米藏
被稱為谷野藏、矢之倉。在那個院子裡,三社稻荷神社作為御藏的鎮神合殿了三社作為合殿。
慶祝了。三家公司的中央是谷野藏稻荷,左邊是福富稻荷,右邊是新左衛門稻荷,經過50年左右,1698年(1698年)將御藏遷移到步槍洲,同時將三社稻荷轉移到了一起。住在御藏後地的人們很惋惜其名字,在那裡留下了三社稻荷,現在還在東日本橋第一丁目作為“矢之庫三社稻荷”被供奉著。後年1873年(1873年)“新左衛門稻荷”
1932年(1932年),據說“福富稻荷”遷座合祭到本町的“初音森神社”,留下了
“谷野藏稻荷”改變了許多變遷,改變了場所,在現存的土地上建立了那家公司。這個名稱中使用的文字從什麼時候開始也改為強調“矢之庫稻荷”和特別是“庫”字的稱呼。
祭神和三社稻荷神社一樣被認為是“宇賀魂命”,神體當然不存在,但是“以翁的形式
手裡拿著鐮刀和稻穗”。
1978年2月矢之庫稻荷照料人
(現在所在地的地番是東日本橋2丁目)
關於米藏的事情,在日本橋中學校舍的西南角建有“矢之倉”的碑。
右邊寫著建造的宗旨。
宗旨
町內有志相輔相成,作為町會紀念事業,建立了這個碑,希望有來歷的矢之倉的地名因時代的流逝而失去,作為古跡而成為後世人們的敘事。
東日本橋1丁目矢之倉町會有志全體
左邊寫著由來。
由來
從江戶初期開始,這一帶就被稱為谷野,1645年(1645)德川幕府建造了米倉,谷之
稱為御藏。1698年(1698年)因火災燒毀,米倉移到了築地。米倉遷移後到幕府末期
該地區東北部分為町屋,西北及南部為武家地,分為柳澤出羽守宅邸和幾個宅邸,之後成為松平一岐守等諸氏的宅邸地。矢之倉町的地名自古以來就有谷野倉、谷藏、矢野倉、矢之倉等字,1872年根據町名設定,取了俚俗之稱,定為矢之倉町。1971年4月1日隨著住宅表示的實施,町名變更成為東日本橋1丁目。
為了紀念江戶時代開始的舊町名的保存,建立了這個碑。
1975年11月3日
(這附近的町會都是舊町名。還有很多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