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橋作為關東大地震後復興計畫的一環,是1932年(1932年)在龜島川架設的鐵橋。
1904年(1904年)掛在隅田川,1923年關東大地震受災的舊兩國橋的一部分(中央部分)被用作這座橋。
據說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道路橋可以通行。
被指定為中央區的有形文化遺產。
執筆者一覽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柳佳診所(中醫內科)介紹
中央區為數不多的
這是中醫專門醫院“柳かよ診所”(適用健康保險)的介紹。
拜訪了一下, 據說開院在診療科標榜(注)上可以同時寫上“中醫”,是2008年。
柳かよ老師說:
在阪大醫院各醫院作為麻醉科醫生長期工作,也取得了博士學位,10年前遇到了中醫,能夠理解長年在西洋醫學上的疑問。
中醫並不是否定西洋醫學,而是希望能和它併用“取勝”。 看全體人的是中醫,身體是自己治好的,那個時候生活習慣也必須改善。 然後,如果中醫能幫助治療整個身體就好了。 您也說過。
中醫的特徵是 : 即使是同樣的病,症狀也要看各自的人,分別開不同的處方 “同病異治” 聽說有。
據說老師自己也在中醫,自恢復健康以來,中醫的魅力越來越吸引,一直到現在。 雖然檢查沒有異常,但總覺得身體不舒服,還有因特異反應性、過敏、糖尿病等而煩惱的患者 希望您能輕鬆接受診斷。
記下預約方法等。 (其實我也是本醫院的患者。) 總覺得身體不舒服,決定在早春去“柳かよ診所”看病。 打電話的話,請在預約制之前詳細填寫問診票。填寫後,發送給本院 當天,老師認真地看了填寫的內容,然後向我問診,那個時間約40分鐘。請開處方,之後每月去醫院一次左右。從第二次開始,診療時間15分鐘左右就結束了。 (托您的福,現在已經完全恢復了。感冒也不拉了。 “不要喝冷的東西,早起吧”也許是遵守了吩咐比較好。) 地址中央區日本橋牡蠣殼町1-10-4宮田大廈3F(週五、週日、節假日休診) 電話號碼:03-5651-2066
注:標榜是什麼 根據《醫療法施行令》顯示,被認為可以做廣告的診療科目。 切山椒(梅花亭)
“切山椒”,最近沒有吃,但是我小時候到了“べたば市”時期,父母給我買了,所以經常吃。江戶時代,在大傳馬町的寶田惠比壽神社的門前,惠比壽講於10月20日舉行,祈求生意興隆。當時供奉的吉祥物之一是“切山椒”。 “切山椒”是在上新粉中加入砂糖和山椒汁(或粉)的東西蒸後搗,切成梆子木形的樸素點心。顏色有紅、白、淡藍、淡綠色等。感覺像魚翅一樣,正好是加入了花椒的大人的味道。
季節性地突然懷念“切山椒”,於是向小傳馬町的“梅花亭”詢問了一下 據說只在“べたば市”期間擺在店裡。
今年的“beta市”是10月19日(週六)、20日(週日)。 鎮上已經開始準備“別話市”了。
小傳馬町的“梅花亭”通常的週末休息,但是這兩天特別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或7點左右)開放。而且,據說只有這兩天在店裡銷售“切山椒”和“喜利羊肝(栗子羊羹)”。聽說“べたば市”沒有攤子。說不定18號(週五)也有可能出售。 “梅花亭”的總店現在是新川(舊靈岸島),發祥地是在大傳馬町-現在店旁邊經過的單行人偶町大道上,有一個靠近人形町的三菱東京UFJ銀行大傳馬町分店,所以在現在的地方留下了分店。
照片是店裡擺放的點心的一部分。
德拉雅基 弗朗斯曼朱烏
從左邊開始,大福、銅鑼燒、三笠山 梅中、亞墨利加萬頭、佛蘭西萬頭
如果大家也去了“beta市”的話,因為是吉祥物,所以請一定要試試“切山椒”和“喜利羊肝”。
“梅花亭”小傳馬町店 地址:中央區日本橋小傳馬町12-5 TEL:03-3661-7604 *日比谷線小傳馬町站1號出口就在旁邊,因為是間口1間左右的小店 請注意不要錯過。
總店(靈岸島) 地址:中央區新川2-1-4 TEL:03-3551-4660/4039
日本丸來到了晴海碼頭。
也許,在海王丸的旁邊,是“日本丸”。 和海王丸不同的是,日本丸船頭沒有金色人魚的標誌。
查了字典,“日本丸”是運輸省航海訓練所的練習帆船,總排水量2570噸,1984年就航。 橫濱的“日本丸”的後繼船。 因此,正式的“日本丸II世”。 海王丸是2286噸,所以好像比海王丸大一點。 商船三井的大型客船不要弄錯“日本丸”。
終點站的著船預定表上也沒有刊登。雖然不知道停泊到什麼時候,但是在非常悠閒的這一天,我想告訴大家他的雄姿,就把它放在了照相機裡。
指紋研究的發祥地
【銀座】 2013年9月20日。 新iPhone的發售日,在銀座的蘋果商店前,排起了700人以上的長隊。 新型iPhone 5s增加了新的指紋識別功能,成為了話題。
【明石町】
明石町在明治時代成為外國人居留地(築地居留地),住著很多西洋人。
當時的沽票圖上也能看到“亨利霍爾斯”的名字。
亨利·福爾斯(Henry Faulds,1843年-1930年)作為傳教士來到日本,1874年到1886年期間在日本逗留。 在基督教傳教的同時,還開設了築地醫院從事診療,致力於日本人的有志之士和盲人的保護教育。 另外,我對從大森貝冢出土的陶器上殘留的古代人的指紋產生了興趣。 然後經過反覆研究,在1880年的《自然》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可以在個人識別上使用指紋。 石碑是為了紀念日本員警采用指紋法(1911年(1911年)4月1日)到滿50周年,為了表彰福爾斯的功績而建立的。
1
|
菜單歸檔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