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濱町散步3牡丹博物館

[Bird] 2009年8月12日09:30

     我帶您參觀只有日本才有的珍奇博物館。

“按鈕博物館”是都營新宿線的濱町站從步行5分鐘就到了。從淺草乘坐隅田川下行的水上巴士,右邊可以清楚地看到招牌。

  入館後,進入俯視隅田川的明亮大廳,首先悠閒地坐在沙發上看有關按鈕的錄影。在做好心理準備的時候,來展覽室!看按鈕為什麼要準備心理?你是這麼想的嗎?只是紐扣,紐扣。扣子是小美術品。

  

button1.jpg走進展覽室,那是另一個世界。這是一種迷失在18世紀貴族房間裡的氛圍。從世界各國收集來的貴重按鈕,按年代和主題進行展示。精致的工藝品之美令人嘆息

 

 

button4.jpg右邊的按鈕是風景畫。一個一個地細緻地描繪著不同的風景畫。


這個紐扣看了什麼時代呢?是誰戴的呢?這樣想的話,感覺從按鈕可以聽到聲音。

 

  

 

button3.jpg

按鈕博物館是預約制。請打個電話後再出門。

TEL.(03)3864-6537


http://www.iris.co.jp/muse/

 

 







 

 

 

佃祭8月6、7日

【百合海鷗】 2009年8月11日09:00

2009_0807 0099住吉神社正殿.JPG

照片是住吉神社的正殿。

住吉神社的定期祭祀每年8月6、7日舉行。

今年不是3年1次的本祭,而是陰祭,6日在正殿舉行了大祭儀式。 

7日下午2點半、4點半、7點在神樂殿作為江戶裡神樂的3個故事從若山胤雄社中得知

被奉納了。※只在陰祭時供奉)

江戶裡神樂是引入御能、歌舞伎、狂言的要素,自古以來供奉在神社的音樂和舞蹈。

故事基於很久以前的神話。

沒有台詞,伴奏是情景描寫、心理描寫。

大太鼓、大拍子(和鼓相似的大東西)、能管、竹笛合著面具跳舞。

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作為江戶文化的神社藝術被傳承下來。

江戶裡神樂的若山胤雄社中被指定為國家指定重要無形民族文化財產。

 

住吉神社的祭神 

伊邪那岐大神的兒子底筒之男命中筒之男命表筒之男命這三尊神是守護海路的神。

另外,遙拜這三神的息長足姬命(神功皇后)東照御親命(德川家康)的神靈也

被奉還祭祀。

佃島是江戶湊的入口,作為海運業、各批發工會等眾多人的海上安全守護神

被信仰之後加上月島、勝哄、豐海、晴海,作為產土神(氏神)也聚集了信仰。

 

 8月7日,在住吉神社的神樂殿,江戶裡神樂若山胤雄社中(國家指定重要無形民族文化財產)

 這是被供奉時的照片。

2009_0807 0063若山胤雄社中.JPG 

 

 

             伊邪那岐大神

2009_0807 0053瓊瓊杵尊.JPG 

 

             表筒之男命

2009_0807 0066表筒之男命.JPG 

 

 

             中筒之男命

2009_0807 0075中筒之男命.JPG 

 

             底筒之男命()  

2009_0807 0079底筒之男命.JPG 

 

住吉神社的龍虎和黑駒(區民有形民族文化財產)一對一展示,供奉著神酒。

本節的時候抓住獅子頭的鼻尖會很吉利,所以出宮被指定為區民無形民族文化財產

平時一般不公開。

2009_0807 0103住吉神社龍虎和黑駒.JPG 

 

 神轎(區民有形民族文化財產)1838年(1838年)被供奉。

傳說是模仿天皇即位時使用的高御座做成八角形,所以也被稱為八角神轎

因為是從鑲著玻璃的外面拍的,所以外光反射得不好。

平時不對外公開。

 

2009_0807 0104八角神轎.JPG   

 

Happy Run in Harumi #1

[Happy Talk] 2009年8月7日09:30

本以為有過一次梅雨季節結束的宣言,沒想到在日本時隔46年的日全食當天也在被雨雲覆蓋的天空中準備了遮光版,期待著的孩子們也很失望!

那麼,這次讓我們來解讀一下東京灣彩虹橋展現在眼前的月島4號填埋地(現在的中央區晴海)的歷史吧!

江戶時代由德川家康開始的被稱為天下建築的填埋工程,在350年前完成了日本橋、銀座、新橋的填埋工作。明治後半期,以佃島、石川島為基礎,繼月島1號地(現月島1~4丁目)、2號地(現勝時1-4丁目)、3號地(現勝時5~6丁目)之後,昭和6年(1931)年,月島4號地的填埋工程完成,昭和15年(1940000000000000年),日本博會紀念會。

面向這個專案,也有建築、橋梁設計等競賽,當時有前途的建築師都參加了,在向World War II前進的過程中,結果成為了“夢幻的日本世博會”。

作為主要門的勝哄橋於昭和15年(1940年)完工,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至今仍保留著其身影。(但是,原本的雙葉跳開橋一直在昭和45年(1970年)關閉!)

*在中央區時間圓頂明石,這個“夢幻的世博會”歷史影像錄影的放映會也偶爾舉行,但是鄉土資料的常設展覽室有當時的入場券和會報雜誌等的展示。

*在附設特別展覽室,7月25日~8月30日暑假特別企劃《看!碰我!能學到!恐龍展正在舉辦中!在天文館裡有千兆震撼力的3D!

 和這個世博會一樣,原定於昭和15年(1940年)在東京舉辦的是第12屆奧運會,“當全世界的年輕人聚集在亞洲的一角時,世界將迎來新的和平拉開帷幕!”和IOC(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嘉納治五郎的宣言相反的方向,結果這邊也變成了“夢幻的東京奧運會”。

昭和39年(1964年),作為戰後日本復興的象徵,亞洲首次的第18屆奧運會終於在東京舉行,之後45年後的今年,東京將參加2016年預定的第31屆奧運會舉辦候選地,為了決定今年10月的舉辦地,奧運會主體育場預定地是晴海浮頭的鄰接地。

Olympic.JPG歷史的幻影又變成了夢想復活,想要出現在眼前,但是如果大家的想法一致的話,就會

Our Dreams may come true!

昭和12年(1937年),為了繼承以江戶湊為開端的水前開發的DNA,構築新生的“昭和”時代,從“總是眺望晴朗的大海”開始,這個月島4號填埋地命名為“晴海”!一邊銘記著這段歷史的幻影,一邊從晴海島的邊緣開始,從東端的春海橋開始,Let's run通過the Harumi Island!

 

那麼,和這個春海橋平行架設的生鏽鐵橋馬上就映入眼簾了!

這是昭和32年(1957年)開通的臨海鐵路橋(現在的春海鐵路橋),作為運送在晴海線這一晴海碼頭被打撈上來貨物的專用線,直到平成元(1989年)廢止為止,機車行駛的鐵橋。

TekkyoOne.JPG  就這樣沿著晴海大道向西一直走,途中北側的中央區“夜景八選”也被列入了名單的“晴海島·特裡頓廣場”,再往前走的話,這是被選為中央區“鴿子十八景”的“東京港晴海河豚頭”。

*今年秋天10月12日(體育日)第21屆“區民運動日”馬拉松大賽將在月島晴海周邊道路上舉行,最適合直線練習路線! 

 

 

 

東京港晴海河豚於昭和30年(1955年)開業,昭和34年(1959年)舉辦了亞洲首個國際商品展覽會會場,之後還舉辦了東京國際汽車展等活動,作為東京的海的大門,又作為國際活動會場吸引了很多人。

平成2年(1990年),迎來豪華客船皇后伊莉莎白二世號(QE2)的郵輪專案最後一次,平成3年(1991年),為了紀念東京港開港50周年,變成了現在的晴海客船終點站。

正面廣闊的東京灣可以欣賞彩虹橋、台場、東京塔等天空藍和海洋藍的360°東京灣景觀,從終點站7樓的展望台用安裝望遠鏡進一步放大!

 

RedPillars.JPG另外,這個終點站1樓正面廣場上有16根紅色鐵柱藝術品,仔細一看,風洞的位置和數量各不相同,混凝土台座上用日英兩個詞刻在板上。

首先有“語言WORDS”!

 

 

 

 

 

 

在面向彩虹橋的水前廣場上,不銹鋼的立方體廣場藝術品被海風吹拂著旋轉,到了晚上海風一下子停了下來,彩虹橋和周邊的燈飾都映在水面上,夢幻般的極光色。 CubicSquare.JPG

 那一瞬間,專業攝影師瞄準快門機會!

帶著家人的話,停泊中的豪華客船、帆船等也從海外入港,歡迎儀式上的音樂隊演奏和海上艇的放水秀也有,孩子們也非常高興!

到了晚上,絕景的夜景也被用於電視劇、電影的拍攝,作為約會路線也很受歡迎!(當然是中央區“夜景八選”之一!)

 

 

 

每年8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中央區主辦的東京灣大華火祭(這也是中央區“夜景八選”!)作為會場,燃放了1萬2000發煙花的宴會上,僅晴海會場的招待客人就約12萬人,屋形船等觀光船也有100多艘,這個晴海島會超千兆混亂,千萬要Safety First!

週末,在相鄰的晴海河豚公園也可以利用燒烤區、釣魚區、網球練習場等設施。

公園內作為東京港和紐約·新澤西港的國際姐妹港15周年紀念,於平成7年(1995年)成為愛稱紐約·新澤西花園,作為東京港作為特定重要港口被東京都管理下的30周年紀念,在昭和56年(1981年)捐贈的雕刻家宮本光庸的少女像《花》中,“俳句”中,“乙花”“小俊”

旁邊是和智利共和國的日智修好100周年紀念(平成9/1997年)之際,智利首都珊瑚的日裔人在昭和16年(1941)作為聖地亞哥市政400周年紀念贈送的大型智利國旗的回禮,在智利海軍練習帆船的“Esmeralda”上懸掛著旗幟的太陽旗被運送了

NYNJGarden.JPG你也試著用這個“Harumi Island”創造一個夏天的回憶吧?

 

 

 

 

 

 

 

 

 

 

 

 

 

 

 

◆町走文化課程開始~第1回“日本橋課程”好評如潮!

[卷渕彰/寫樂] 2009年8月3日08:45

在中央區觀光協會成立50周年紀念活動中,“城市步行文化路線”(詳情在觀光協會HP)終於從8月2(星期日)開始了。計畫在有歷史、文化、傳統的中央區街道上一邊走一邊擴大見聞,讓大家了解其魅力。


0913_b01_090802allnihon.jpg 相當於第次的這天,上午下了很大的雨,擔心下午的舉辦會變成什麼樣,但是也許是天的恩惠,集合的時候是陰天,雨休息一下,雖然很悶熱,但是沒有乾旱,可以得救。


集合場所日本橋南詰東側派出所前聚集的參加者有20人左右,進入暑假後也有幾個孩子加入其中。這次的導遊由“中央區文化財產支援協會”的4人負責。下午2點開始結束路線說明、注意事項傳達等,分成兩組去路線。(照片是那個快照)


日本橋路線在一般的街道上也很受歡迎。圍繞著江戶最熱鬧的足跡。從江戶橋廣小路的南側走,經過名水白木屋井跡、舊白木屋(霍亂日本橋)、西河岸地藏菩薩、竹久夢二、港屋有淵源的地方、一石橋迷子通知的石標,前往常盤橋門跡。


1877年(1878年),在古老的石橋常磐橋(不是常盤橋),到處都能聽到裂縫的眼前發出感嘆的聲音。在日本銀行總店本館前,他被其威嚴的建築物吸引住了目光。在貨幣博物館進行短暫的參觀和休息。


三井本館,從以前的三井越後屋日本橋三越到自然小路。這附近商店鱗次櫛比,但週日關門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平日裡擁擠的地方也很空,很容易走。經過三浦按針宅邸遺跡,前往日本橋魚河岸遺跡。從江戶初期開始繁榮起來的魚市場轉移到了同一個中央區的築地,對中央區來說是很重要的歷史、觀光景點。了解其歷史是傳承的重要事項。從臨近結束的時候開始下起了小雨。在國家指定重要文化遺產的“日本橋”橋上,一邊眺望著作為五條街道基點的道路元標、即將迎來100周年的日本橋的裝飾等,一邊結束2小時的街道行走。


這次的參加者大多是 中央區 住在這裡的各位。雖然看過大街,但是很少有機會慢慢了解岔路和史跡,聽到了第一次走,知道了這樣的聲音。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國小生的孩子,拼命地記在筆記本上,看了店鋪百葉窗上畫的幾幅浮世繪,“為什麼每幅畫都有富士山畫呢?”孩子們敏銳的觀察力讓我吃驚,津津有味的樣子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