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坡上的貓]
2010年8月31日10:00
首先請看下面兩張地圖。你不覺得形狀相似嗎?
那麼,分別是哪個地圖呢?

左邊是美國紐約市的曼哈頓地區,右邊是中央區佃、月島、勝時區域。
(為了將形狀和大小對齊進行比較,將曼哈頓島的地圖南北反方向
尺寸均為8分之1)
4年前,從左邊的曼哈頓島搬到右邊的佃島的我感受到了兩者的共同點。
*兩側是被河流包圍的島嶼,前端面向海灣。
*以縱橫的筆直的街道隔開,容易弄清楚道路
*17世紀前半葉,在曼哈頓島,來自自然津國的人開始居住在佃島
*利用水上交通進行交易,成為商業、文化的發源地。
雖然不及紐約市曼哈頓被稱為種族之穴,但最近卻是
佃、月島、勝時地區的外國人居住者、遊客也在增加,高層集合住宅的大樓也在增加。
一個接一個地建造,正在接近曼哈頓的風景。
佃、月島、勝時能向曼哈頓炫耀的是治安和服務的好處。
還有,如果能在某個地方建一個像中央公園一樣寬廣的公園的話,我會很開心的。
[與太朗]
2010年8月31日10:00
“明治有一葉。昭和時代有時雨。” 長谷川時雨在主持的《女人藝術》的埋草上寫的名著《舊聞日本橋》。讀了這部作品,回顧了出生於日本橋通油町時雨被稱為“安邦坦”的少女時代,感覺明治初年出生地周邊的街道氛圍和周圍的人都栩栩如生地復蘇了,簡直就像被裝在了時光機上一樣。。今天一只手拿著岩波文庫,試著走了這裡描繪的幾個舞台的遺跡。
【照片上】是大傳馬本町通。從大門大道往綠橋方向看。可以看到正在施工的天空樹。
出生地・・日本橋通油町一番地
長谷川時雨於1879年10月1日,在日本橋區通油町一番地(現在的中央區日本橋大傳馬町14)作為官許代言人(律師)長谷川深造的長女出生。貫穿通油町正中央的本町通是從日本橋到淺草橋的江戶時代開始的幹線。在與本町、大傳馬町、通旅籠町、通油町、通鹽町相連的批發店鋪多的街道上,與平行的石町大道(現在的江戶大道)相比,當時街的位置一直高得多。通油町是從大門大道到浜町川綠橋的本町通兩側,出生地背著本町通,面向一條靠近小傳馬町的小路。這條小路被稱為“馬和新道”,在對面的小傳馬町一側經營馬車
有一家很大的運輸店。這家店的前身是傳馬町牢宅邸御用、罪人巡禮的馬捨。
在通油町的中央有一家叫加賀吉的眼鏡·玻璃批發店,憲法頒布時成為了町內演講會的會場。弁者是明治十二年官許代言人,只有12人的最初的夥伴之一,當時被認為是新智識的時雨之父。加賀吉是紅葉門下的小說家、書法家山岸荷葉的出生地。
話說回來,說到通油町,在江戶時代是一流版元的檜舞台。鶴屋喜右衛門等人開了一家店,蔦屋重三郎也從吉原五十間道進入,在通油町擁有為永春水的千書肆。常春藤重的店
馬琴和一九都在工作。雖然《舊聞日本橋》對這一帶什麼都沒有接觸過,但是我空想這片土地的DNA是不是遺傳給了喜歡書的安蓬坦。
【照片右上】哎呀,新道的出生地附近。
【照片右中】是大門大道。向人形町方向眺望。
【照片右下】是綠橋跡。可以看到井蓋。
大丸綢緞店 大門大道的對面是大丸綢緞店所在的地方。(現在的中央區日本橋大傳馬町10)在廣重的《名勝江戶百景》中也有描寫,進入明治後也有“當時的日本橋文化、繁榮地中心點”。是大倉庫建築有名的綢緞店。元旦附近的孩子們也有舞動。
【照片左上】大丸綢緞店的遺跡。
【照片左下角】竹大日如來的井。從馬和新路走兩條路,就是安蓬坦就讀的源泉國小。就在那前面。

監獄之原
維新後,父親拒絕了把牢房的一角免費給我。傳馬町的大牢一直存在到1875年,明治15年左右開始建立寺院,但是立齊後可能是為了努力消除土地的不淨,小屋鋪滿了觀賞世人的景物。祖母每天晚上都會隨從安邦坦,去牢房原上的弘法大人(大安樂寺)參拜。

【照片左邊】大安樂寺。建立在處刑場遺址上。
佃島的住所
父親深造晚年隱居在佃島的相生橋畔。時雨在1904年與丈夫分開居住,住在父母家。京橋區新佃西町三丁目5番地(現在的中央區佃二丁目)。在這裡可以成為女作家的第一人。相生橋是木橋,過橋的人很少。有從永代橋的時候到門前的渡船,門的柳是渡口的標誌。時雨好像是通過佃的渡口去了築地居留地的女子語學校(現在的雙葉學園)。1910年9月,佃島因海嘯而遭受了巨大損失,也許是父親精心培育的松樹扎實了根的緣故,防波堤平安無事。
【照片下】從相生橋看佃二丁目。門的柳、防波堤的松樹自不必說,現在還沒有,美麗的櫻花樹連綿不絕。
長谷川時雨於1941年8月23日去世。開頭的“明治有一葉......”是吉川英治的悼詞中的稱讚。另外,野上彌生子是從《女人藝術》中向世間輸送了許多女性作家的大功勞者,追悼道“像鷗外和漱石那樣不世人的人”。雖然現在不是很流行的存在,但是在中央區內好像沒有發現有關時雨的碑和說明板。(這麼說來,中央區觀光檢定的教材中似乎也沒有她的名字。) 我感到非常遺憾。
“夏天下町的風情從大川吹來的夕陽和上潮一起推上來”。雖然是酷暑的一天,但是傍晚附近感覺到了和以前一樣的涼風。
[卷渕彰/寫樂]
2010年8月30日08:30
町奉行所·八丁堀與力同心組宅邸的地標性場所是“八丁堀地藏橋”。基本位於拜領地的中央,從龜島川向西的堀割(大下水道)在地藏橋(圖上左=切繪圖赤丸部)向南直角彎曲。現在所在地是日本橋茅場町二丁目和三丁目的丁界,在櫻花大道和鈴蘭大道的十字路口附近。
在這附近,古地圖上記載了與力的賀茂真淵門人加藤枝直、千蔭父子和村田春海等名字。據說還有阿波藩的能役者齋藤十郎兵衛的居家,是神秘的浮世繪師東洲齋寫樂。八丁堀的七大不可思議中也提到了“地獄中的地藏橋”、“沒有地藏像的地藏橋”等。
幕府末期的與力·佐久間長敬(1839-1923,原胤昭的親哥哥)在《嘉永日記抄》中如下記載。“組屋裡有一座石橋。在舊與力·多賀仁藏的門前,全部都是自己建築架設的石橋,被稱為“仁藏橋”,但在那家倒塌後,為了與力的共享,改名為“地藏橋”。另外,據說以前橋的時候有一個小石地藏,但是因為大火燒毀了”。
1907年(1907年)的地圖上有著暗溝的痕跡,所以橋好像已經被拆除了。永井荷風《斷腸亭日乘》1935年(1935年)的一條中寫著“近年來被填埋,市內的溝渠......八丁堀地藏橋邊”。
與地藏橋有淵源的寺廟港區三田在。在曹洞宗·梧棲山玉鳳寺,在從國道1號線·魚頭坂下登上幽靈坂(照片下左=從坂上眺望)的途中。正如坂名一樣,現在周圍還有寺廟,是陡坡狹窄的道路。山門的左脅有地藏堂(照片下右),供奉著港區民俗文化財產的化妝延命地藏,通稱“白色地藏”(照片上右)。一進入堂內,就會漂浮著甘甜的香味,塗有白色的地藏菩薩坐鎮著。在奉納帳上,女性們認真地說:“無論什麼都想變漂亮......”(?)有留言。
該寺是1599年(1599年)在八丁堀開創的寺院,隨著江戶城擴建工程,三田被指定為寺町,1635年(1635年)遷移。安放在山門左手邊的地藏堂的這個地藏,在寺傳,當時的住持格翁宗逸和尚修復了寺院遷移前的寬永年間被丟棄在八丁堀的地藏橋畔的東西,塗上白粉供奉的時候,和尚臉上的痣漂亮地消失了,祈禱人們和自己的身體有病的地方一樣。現在也有為了祈求病愈而塗白粉的參拜者,信仰一直持續著。
[O傘]
2010年8月30日08:30
今年8月27日(週五)、28日(週六)兩天,“大江戶祭盆舞大會”也在區立浜町公園隆重舉行。雖說是傍晚,但還是在酷暑中,第一天去了,我來介紹一下。
【會場的情況】
穿過“大江戶祭盆舞大會”的江戶風大門,一直沿著公園走,有“友好交流都市角”的廣場,在各個城市的帳篷裡販賣物產、食品等特產。
 友好、交流城市有石川町、檜原村、富士河口湖町、東根市、玉野市、栃木市。
另外,穿過門就在左邊的小路上在區民設施(維拉本棲、伊豆高原莊)PR的帳篷上,
中央區的天線商店(北海道、新瀉、群馬、青森、山梨、福島、奈良、山形)的帳篷並排銷售特產等。
穿過“大江戶祭盂蘭盆舞大會”的門,左手邊就看到了“大江戶切繪圖”的面板。展示了“御曲輪內大名小路繪圖”、“神田浜町日本橋北之圖”、“本所繪圖”、“內藤新宿千馱谷邊的圖”、“東都下谷繪圖”等幕府末期嘉永年間製作的珍貴尾張屋版的剪紙畫11張(“歲之市保存會會長渡邊捐贈),讓人想起江戶時代的過去。
運動場是盂蘭盆舞會場。 中央有一個櫓,下午4點開始,以“日本的領唱”為題,民謠歌手(藤山進、志摩百合子、福田昭三)的領唱從櫓上表演,民謠聯盟的人們已經開始跳舞了。
周邊有售票處、各町會(月島聯合、新川二丁目越一・越二、新富、日本橋三・五・七部聯合、京橋七部八丁堀山王、勝時豐海地區)的帳篷、 此外,還有身心障礙兒童、人的出路和生活思考會、實扇會、女性海外研修者會的帳篷,銷售緣日的炒面、烤和玉米、法蘭克福、刨冰、棉花糖、團子等食物、生啤酒和軟飲料等飲料。
除此之外,在運動場上還設有久松交通母親會、緊身挨著的修理角、遊戲角(有馬國小、日本橋國小PTA)、救護所等。
而且,前幾天在人形町舉辦的“せともの市”,以及即將舉辦的“beta市”、藥研堀繳納的“歲之市”的帳篷也是小規模的。
【開幕式遊行】
下午5點30分,在伴奏的車(浜町伴奏子山車)和兩輛白色摩托的帶領下,遊行開始了。
橫幅由日本橋中學的女學生拿著,接著是江戶消防紀念會第一區的成員們的木遣和纏舞的集團,還有中央區觀光大使小姐中央的3人。
之後精神飽滿的吆喝聲的孩子神轎·兒童氣球組(日本橋小、有馬小、久松小、常盤小)繼續著。神轎是各自的國小手工製作的。
遊行從人形町大道和日本甘酒橫丁十字路口出發,經過日本甘酒橫丁,穿過清洲大道進入浜町公園的會場。
【開幕式】
(江戶消防紀念會的表演)
下午6點多,作為賀禮,江戶消防紀念會第一區(主要是中央區江戶時代的消火一組、二番組管轄相當)的各位唱著“木遣”入場,兩個“纏的匯款”,還有一個梯子的3名會員分別展示了“乘坐梯子”的技能。
在登梯子的技能中,用“遠見”、“八艘”、“邯鄲”、“腹龜”、“背龜”、“獸頭瓦”、“肝獸頭瓦”以及中途吹的“大象”、“拳頭瓦”、“肝潰”以及“用大象”、“鼻翼”、手臂等。觀眾們紛紛報以“帥氣”、“哇—好厲害”的話語和毫不吝惜的掌聲。
照片是腹龜。
最後,江戶消防紀念會會長鹿島靖幸先生進行了“一本結”的手結。
(主辦方的致辭)
首先有大江戶祭執行委員會會長小堀章三(日本橋5部聯合會會長)的致辭。有這樣的寒暄:從孩子到老人都請盡情地跳舞享受。接著,中央區長矢田美英先生和區議會議長中島廣明先生致辭。
(下面的照片從左邊開始是小堀會長、矢田區長、中島議長的順序)
邀請的來賓是中央區選出的都議員岡田真理子、久松員警署所長阿部、日本橋消防署原,町會出身的大江戶祭執行委員會副會長也一起排成了櫓上。
出席開幕式的第28代中央區觀光大使・Miss中央的澤田知美、三上真奈、高城梓在操場上見到了。(照片從左邊開始是三上、澤田、高城的順序)
這是最後的工作嗎(?)9月將決定下一個第29代小姐中央吧。
1年來,辛苦了。今後也請多多關照。
【盂蘭盆節舞大會】
開幕式結束後,下午6點40分左右開始終於是盂蘭盆會舞大會了。
配合東京領唱等大家熟悉的盂蘭盆節舞曲,以及中央區原創領唱“這就是江戶的盂蘭盆節舞”,在櫓周圍,以民謠聯盟和町會等舞蹈隊為中心形成了舞蹈圈。
盂蘭盆舞的歌詞和歌詞都加入了盂蘭盆舞的歌詞非常親切。
我想知道的人也很多,作為參考登載了“這就是江戶的盂蘭盆節舞”的歌詞。(引用了《東京中央網》的網站。)
從大人到孩子大家都很了解盂蘭盆舞,手勢和手勢都很好,隨著夜晚的流逝,很多人擠滿了盂蘭盆舞會場,漸漸地變成了巨大的旋渦跳舞。
慣例的“大江戶祭盆舞大會”,中央區的人口也在增加,作為加深“接觸”和“羈絆”的故鄉中央區的重要活動之一,今後也會更加發展吧。
明年也很期待呢。
[まぴ★]
2010年8月18日09:15
我帶領了7月21日的老字號巡遊路線(街道旅行產業路線)。 10點開始,今天有9人參加了。
①鰹魚的“NINBEN” 首先拜訪了鰹魚的“NINBEN”先生。
 請允許我在地下涼爽的地方坐在椅子上聽我說話 使用鰹魚的“海君”,製作鰹魚幹等,都是有趣的故事。

(解體君以3990日圓的價格出售!)
特別是鰹魚幹是世界上最硬的食物。 用鰹魚的腹肉做的鰹魚幹叫做雌節,用背肉做的鰹魚幹叫做雄節, 有這樣的說法:結婚賀禮和贈品上使用鰹魚幹是有緣的。 特別有意思。

另外,我還是第一次在這麼近的地方看到削之前的整個鰹魚幹, 能吃到當場削好的鰹魚幹,學到了很多。
參加的各位也被問到了很多問題,盛況空前,甚至超過了停留時間。

向店長詢問本店限定的是哪個,然後買的是這個。 用江戶調味汁和鰹魚幹! 兩個名字都很有意思。 用鰹魚買了很多回老家的特產。
店裡也有鰻魚和鯛魚飯等試吃,每一個都很好吃。 全體參加者都收到了湯汁作為特產(*^^*)

NINBEN的主頁
②山本海苔 接下來是山本青苔店。進去左手邊放著椅子和電視 山本陽子從年輕時開始就裝飾著展板。 坐在這邊的椅子上,聽了店長的話。

一邊品嘗烤前的海苔,烤後的海苔試吃和茶,一邊喝 大家都很熱心地聽店長的話。 山本海苔先生使用的丸梅的標誌是 海苔和梅花一樣重視香味,在梅花盛開的寒冬中品質優良的海苔 據說是因為采到而得名的。 另外,據說生產味附海苔的也是山本海苔店。
順便說一下,山本陽子連續42年擔任山本海苔店的形象藝人 據說專屬模特合同年數被認定為世界最長的吉尼斯紀錄。 還裝飾著吉尼斯認定證的面板。

今天海苔烤工匠休息之類的,看不到現場表演,但是 這裡的表演完成的海苔只限於日本橋, 這個也買了很多回老家的特產。

還有和基梯醬合作的海苔。 以前從熟人那裡得到過基梯醬罐頭的海苔薯片 海苔薯片也很好吃,但是這個可以在日本全國的百貨商店買到。

這個盒子裡的東西,在像飯糰一樣大小的海苔上 面章魚和梅花到處都是,據說現在只在本店賣。
因為沒有看到不喜歡海苔的人,所以作為特產很好呢!
店內的電視上播放了山本海苔的廣告, 從店裡出來後,“♪海苔停了,停了下來,的~りり” 這樣的歌暫時不離開腦子(笑)
山本海苔的主頁
③榮太樓總本鋪 接下來,我穿過日本橋去了榮太樓總本鋪。 榮太樓以糖而聞名,但本店是日式點心、花林糖等 商品種類也很豐富,有咖啡廳,可以享受甜味和飲食。

店前掛著大門簾, 京都、大阪的點心和門簾在白底有很多墨字。 據說在江戶·日本橋,藏青磚的商標是一般的。
也有赤玉石和御影石,關於那塊石頭的由來, 另外,還聊了以圓而紅的罐子而聞名的梅ぼ志糖和金刃的由來。 第一次吃梅牡丹志糖的時候,被不是梅幹的味道嚇到了(笑) 因為使用了本紅,所以當時的女人嘴唇上像唇膏一樣 聽說是塗過的,真是有趣的智慧啊。
然後,我又向店長詢問了這邊限定的東西。 限定商品是生的東西,作為特產是不行的,但是 購買花林糖、皮森、日本橋饅頭等作為回老家的特產。 榮太樓的店在全國的depa地下, 據說大部分都是經典的糖,花林糖等不賣。 實際上作為特產交給了大阪的熟人, “榮太樓有梨園和饅頭啊~我還以為只有糖果~” (*^^*) 另外,日本橋饅頭是給奶奶的特產 據說非常好吃,甚至特地接到了電話(笑)

我買了自用的蕨菜餅和黑胡椒皮森。 涼著吃的話,作為蔓藤非常好吃。
 所有參加者都收到了糖套餐作為特產。

石、糖、金刃的由來在這邊的主頁上也有記載。
榮太樓總本鋪的主頁
這天非常熱,但是一轉眼就兩個小時了。 日本橋有很多老字號店,在短的移動距離內可以遊覽各種各樣的店 聽說老字號巡遊套餐很受歡迎。 下次9月22日星期三有同一條路線的旅行, 請大家一定要參加~(*^^*)
【百合海鷗】
2010年8月9日20:21
今年8月6、7、8日住吉神社定期祭祀也舉行了。
去年我們採訪了神樂奉納,今年採訪了八角神轎的出宮和入宮。
現在的八角神轎在製作以來170年的歷史中反覆進行了修理。
今年是陰祭,神轎是最後一次了,巡遊了西仲通和佃的街道。
現在正在製作新的神轎,明年的本祭將由忠實再現天保時代建造的八角神轎形狀的新宮神轎渡御。
下面的照片是為了擔負神轎而準備萬全的年輕人。
穿著統一衣(浴衣)。
年輕人......白底深藍色大年輕人......淡藍色深藍色照料人......白底綠色
根據年齡和經驗的不同,衣服的顏色也不同。
在神轎、宮出前的照料人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以前美好時代的鄰居和家族關係。
年輕人......是想擔負神轎的人,年輕活潑的人。最初是從年輕人開始的。
大年輕人......是經歷過年輕人的人。
照顧人......經歷過年輕人、大年輕人的年長人們,自古以來就是支撐著定期祭祀的人。

在院內抬起了神轎。
年輕人一致列舉了神轎,我覺得這個動作很美。

在神轎潛入鳥居之前,大年輕人和照顧人之後會守護著。
在以前的街道中,對面也能看到高個子的大樓。
上下兩張照片是一樣的,但是角度有點不同,都是喜歡的照片。
因為神轎靠近鳥居的左邊,所以綠色變成了背景。

在街上走了。神轎中途也被潑水。
前面的幾個人在木遣節上引領著。
木遣節......在拉祭禮的花車和慶祝儀式上也唱歌。
把冰塊放進塑膠袋裡的人會在年輕人各自的嘴裡放冰。

我是逛街回來的八角神轎。
等待晚上8點開始的遷靈祭(將御靈遷往神社正殿)。
扮演重要角色的年輕人(擔負神轎的人)們在外面喝飲料和吃飯很寬敞。
我是在八角神轎的鐵皮上閃耀著金色的鳳凰。

定期祭祀每年8月6、7日舉行。
明年的本節包括週末在內共有4天。
本節豎起了6根旗幟,大旗幟和抱木保存在下面照片中的水中。
水面上倒映著對面的大樓。
當地人說:“以前從江戶城可以看到佃島的大旗幟。”。
・・告訴我......。

八角神轎......中央區民有形民俗文化財產指定
獅子頭的宮出・・中央區民無形民俗文化遺產
龍虎、黑駒的獅子頭......中央區民有形民俗文化財產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