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與太朗]
2010年9月29日08:36
“麵包(牧羊神)會”是1907年代,以木下石太郎、北原白秋、吉井勇、高村光太郎、石井柏亭、倉田白羊等為中心,聚集了追求新藝術的青年文學家、美術家的交遊會。看似賽納的隅田川附近的店成為了會場,1910年11月20日在大傳馬町二丁目葫蘆新道的西餐“三州屋”盛大舉行。・・・所以今天試著走了“葫蘆新道”。
看了江戶的切繪圖,“ヒヤウンシミチ”是本町通南面的後街。往東走就是大丸綢緞店的後街“大丸新米奇”。在現在的地圖上,道路也保留在原樣的位置上。人形町街的西側,現在的住所表示是日本橋大傳馬町6和日本橋堀留町1-11之間,不到50米的道路是“葫蘆新道”。 [照片上]那麼“三州屋”在哪一帶呢?據六十多年前野田宇太郎的《文學散步》報導,“三州屋所在的地方,就是葫蘆新路與左右延伸的後街批發商街交叉的前面右角......”,所以好像是在[照片右邊]附近。
會議當天,店前成員們做的燈籠被掛著了。“說起葫蘆新道,我想起了在面向黑暗橫丁倉庫的入口處,畫著牧羊神臉的白張燈籠,一邊搖搖晃晃地風,一邊懸掛著。”(吉井勇“大川端”)當時的“麵包之會”除了中心的斯巴魯、方寸之外,白樺、三田文學、新思潮同人也參加了。數十名藝術家在這家不太寬敞的店裡匯聚一堂,舉行了大盛會和大酒宴。
谷崎潤一郎在這裡第一次見到永井荷風。“老師!我真的很喜歡老師!我很崇拜老師!老師寫的東西都在讀!”以喝醉的氣勢這樣說道鞠躬,不喝酒的荷風“謝謝。謝謝。”谷崎的《青春物語》中寫道:“謝謝。”第二年1911年11月,荷風在《三田文學》中發表了《谷崎潤一郎先生的作品》,激賞谷崎,他一躍成為文壇的寵兒。
木村莊八的著名油畫《麵包之會》(1928年)是一部一邊想象哥哥莊太出席當天會的情景一邊描繪的作品。
[卷渕彰/寫樂]
2010年9月24日11:20
因為在京橋川、三十間堀以及八丁堀(之後的櫻川)和楓川這4個堀川相交的地方架起了3座橋,所以通稱“三橋”。現在所在地是高速公路的京橋出入口附近,銀座拉菲納特(舊京橋會館)前有“三橋跡”的說明板(照片上左),彈正橋東詰南側建有橋的由來碑。
江戶時期的情景在《江戶名勝圖會》中作為“三橋”被描繪,這一點也廣為人知。該書中寫道:“從北八丁堀(現在的八丁堀3、4丁目)到本材木町八丁目(現在的京橋2、3丁目)被稱為‘彈正橋’(松屋町的拐角處有島田彈正小弼的宅邸),從本木町到白魚屋(現在的銀座1丁目)的稱為‘牛的草橋’。另外,從白魚屋到南八丁堀(現在的新富1丁目)架設的被命名為“真福寺橋””。
看了圖會很有意思的是,在4條河的十字路口,但是只有3座橋。也就是說,楓川上架著彈正橋,京橋川上架著牛的草橋,三十間護城河上架著真福寺橋,但是沒有架在八丁堀上。不過,僅僅3座橋就可以去4個地方。從北八丁堀到南八丁堀要經過3座橋。當時沒有發現架在對角線上的橋,這樣也許就好了。如果是現代的話,是不是要架起連結4分的橋梁呢?
“牛之草橋”(之後白魚橋)和“真福寺橋”都被填埋了。現在,“彈正橋”(照片上右)下面的楓川被填埋,變成了高速公路,不過,架設在上面的鍛冶橋大道上。
舊彈正橋是1878年(1878年)在我國第一座使用國產鋼鐵的橋,很有名。其雄姿至今仍作為現役的橋,架設在深川富岡八幡宮的東、八幡堀跡上的“八幡橋”(照片下左)。鐵材是由工部省赤羽製作所製造的,橋的一部分還留有菊花徽章(照片下右)。長15.2米,寬2米,單徑間拱橋,美國人史克威爾·威普爾的維普爾形桁架結構。1929年(1929年)移設、改稱。1989年(1989年)美國土木學會授予了榮譽獎。現在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文化遺產(建築物)。
[坡上的貓]
2010年9月24日10:10
今年最後一次秋老虎的9月22日,我幫助了城市步行旅行“日本橋老字號巡遊路線”。
在這個路線中,我們將訪問“NINBEN”、“山本海苔店”、“榮太樓總店”三家有名的老字號店,了解店鋪的歷史和商品的內幕。這次和特派員肯一起幫忙。肯先生雖然出生於京都,但在江戶的歷史、地理上造詣很深,因為擅長說話,所以非常安心。
第一家是蒜平先生。1699年(1699年),日本橋的店鋪將門板擺放起來,開始經營鰹魚幹和鹽幹類。隨著時代的變遷,店鋪也改變了其形態,為了開發日本橋室町東地區,10月21日暫停營業,10月28日開始在Coredo室町開始營業。
店內的神龕讓人感受到老字號的風格。
左:請說明店鋪的歷史和鰹魚幹的製造工序(鰹魚的模型很可愛!)
右:體驗了剛削好的鰹魚幹的香味和味道(兩者都沒能在部落格上送到,很遺憾!)
之後,在店內愉快地購物。試飲過的清湯很好吃,嚇了我一跳。而且,瓶裝的白色湯汁只是用熱水伸展而已,嚇了兩次。鰹魚幹、湯汁相關商品自不必說,燉菜飯的本源也推薦。
接下來去的是山本海苔店。創立於1849年(1849年)。店內是以船底般彎曲的天花板、風吹著帆的牆壁、海苔的雄性細胞圖案化的信樂燒瓷磚和海苔船為原型的構造。
左:從創業當時到明治初期一直使用,保存海苔的“圍甕”
[中]海苔罐、算盤、台帳等以前的道具
右:山本陽子擔任模特的廣告並排的照片(1976年~現在)。山本從1967年(1967年)開始作為山本海苔店的形象代言人在廣告和CM中登場,這是金氏世界紀錄註冊的世界最長記錄。
學習了店鋪的歷史之後,試吃和購物。如果有在部落格上貼上剛烤好的海苔的味道和香味的方法就好了。
左:烤海苔的現場表演
[中]可以買到剛烤好的海苔。
右:基梯的海苔作為特產很受歡迎
最後是榮太樓總本鋪先生。創立於1857年(1857年)。在店門前接受了說明,進去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了,不愧是老字號店。
左:店鋪的印半纏上寫著創業時的商號“井筒屋”的痕跡
[中]名石“榮太樓的紅玉石”
右:創業時,店門口的“御影敷石”
左:金翼。雖然經常能看到四角形的東西,但是“翼”是刀的刃,所以本來是圓形的
[中]這是適合當季的嗎http://www.chuo-kanko.or.jp/blog/assets_c/2010/09/km37-3122.html可愛的“賞月兔”
右:店內可以悠閒地吃飯。4半個世紀前,作為日本橋OL的我,很期待在這裡吃午飯。
那麼,差不多該開門了。在三家店裡轉來轉去拜訪,在購物的過程中,一轉眼就過去了兩個小時。 知識和肚子都飽了。店鋪的歷史、內幕,部落格上寫不完,請一定要看各自的網站(點擊報導中的店的名字就會顯示各個網站)。
[銀造]
2010年9月22日08:30
9月16日和妻子兩個人去了明治座。
中村梅雀、菊川憐主演的《女人玩的故事》。梅雀的演戲無話可說。
菊川憐先生竟然演得這麼好! 是一個既漂亮又可愛的妻子角色。
預訂座位是第一列的17,18號。 戲劇是從攻打小谷城時,梅雀飾演的“伊藤七藏政國”和守護城兵的太刀、槍的冠軍玫瑰開始的。
殺陣的真實事!槍好像要飛過來了,刀好像撞到了,好幾次都仰臥了。
那麼,拿到了預約的觀劇券。
我在網上預訂了最前面的座位。
走進去後,劇場內的枝形吊燈。
似乎表現了隅田川的河流。
稍微在劇場裡探險一下。也考慮到坐輪椅的觀眾。在拐角處可以停下輪椅觀看。
這裡是可以品嘗團體客人預約的便當的“藤間、櫻花間”
那麼,我們就坐吧。 開演前,滿懷期待的心情激動。
在幕間,讓我們來治愈購物和咽喉渴吧。
哎呀,幕布變了。是幕布。(砰砰。不是丹頂鶴吧。)
飾演婆婆的音無美紀子的演技熠熠生輝。還想去啊。
在感激不盡興奮的情況下,
在日本甘酒橫丁的店裡,又
觀劇談義大放異彩。
明治座先生的主頁在這裡。http://www.meijiza.co.jp/
[薩姆]
2010年9月17日12:00
9月15日實施的“2010城市步行旅行”產業路線“重要文化遺產”日本橋高島屋路線”的報告。
這次共有10人參加,在觀光協會特派員的接待員敷田先生的帶領下,10點出發。
在玄關處的概要說明之後,從正面環視建築物外觀,然後參觀1F、2F,順便參觀屋頂。
創建時的建築是“以東洋興趣為基調的現代建築”,1933年竣工(設計:高橋貞太郎)。之後經過4期的擴建(設計:村野藤吾),成為了占據1個街區的店鋪。
2006年被指定為都選定歷史建築。2009年“經過約30年的擴建,外觀設計上一體不可分割的東西完成度很高”,作為百貨商店首次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
① ② ③
①正面口的鐵門:融合了和洋的設計主題,厚重的鐵門。
②正面口的天花板:和風的傳統樣式,格子天花板。灰泥雕刻也保持著創建時期的樣子。
③正面口飲水處遺址:以花為主題進行裝飾的拱形形狀。
④ ⑤ ⑥
④正面上部:厚重的西歐風格和日式建築設計。(拱門窗和屋檐下的垂木)
⑤南側5層陽臺的塑像:笠置季男的作品。
⑥南側的外牆:左側是創建時段。擴建部分在2樓~6樓使用玻璃塊。
⑦ ⑧ ⑨
⑦東京捷運的簽名也是“高島屋規格”。
⑧枝形吊燈根據戰時的金屬類回收令提供。現在是村野藤吾設計的。
⑨柱頭裝飾的石膏雕刻融合了和洋的設計主題。
⑩ ⑪ ⑫
⑩木紋風格的大理石。美國奧地斯公司電梯是在創建時的籃子的翻修過程中使用的。
⑪13號機1樓電梯門:東鄉青兒的設計。
⑫大理石貼牆:安莫奈特的化石。
⑬ ⑭ ⑮
⑬大理石貼牆:貝萊姆奈特的化石。
⑭屋頂噴泉:小森忍的作品。
⑮屋頂塔屋:以1950年開始4年屋頂上飼養的小象“高子”為主題。
另外,“高島屋”來源於創業者飯田新七的入贅女婿的米谷商店的店名“高島屋”。 據說“高島屋”是因為繼父儀兵衛出身於近江國高島郡(現在的滋賀縣高島市)而得名的。
[O傘]
2010年9月14日11:10
在新大橋大道和晴海大道的交叉路口,有築地場外市場的地標性存在的“築地KY大廈”,在其2樓,為了宣傳築地文化而舉辦的展示、活動空間“築地之道館”今年(2010年)初誕生了。
現在,展示了
描繪江戶時代末期~明治初期築地的22幅錦繪和20張關於現在築地的照片(黑白)。 最近看過了,我來介紹一下。
(左邊的照片是築地十字路口的“築地KY大廈”)
有“築地之道館”的“築地KY大廈”2樓的地板上有木地板,
與1樓的食品賣場“築地有趣市場”相比,2樓營造出一個安靜、安靜的空間。
雖說是“築地より道館”,但並不是為了展示而有的房間,而是從通道誰都可以自由出入的開放空間。
在錦繪展示的展示空間裡,以江戶末期的“江戶圖”(1855年(1819年)、“大江戶俯瞰圖”(1847年(1847年)為首,作為外國人居留地而熱鬧的“東京築捷運炮洲景”、夢幻的飯店“東京築地飯店館之圖”、“東京名勝築地御本畫”等。
其中,我對被稱為夢幻飯店的“築地飯店館”很感興趣。
“築地飯店館”日本第一家正宗的西式飯店
1867年(1867年),在築地海軍操練所(現在的中央批發市場停車所附近)的舊址開始建設,1868年(1868年)完工。 當時,西式飯店(和式折中樣式)非常罕見,作為東京的新名勝有很多人前來參觀,畫師們也畫了很多錦繪。
建築為3層(部分4層,帶有塔屋)。
設計是美國建築師布裡詹斯,
施工由清水組(現清水建設)第二代清水喜助向幕府提出申請並承包。
話說回來,築地飯店館的建設計畫本身是由在幕府末期時期擔任會計奉行等職務的小栗上野介(忠順)提出的,
據說實際上是在小栗的主導下,清水喜助等人建設、運營的。
另外,我是小栗上野介,作為幕府末期歷史上的人物,知名度很低,
司馬遼太郎(作家)稱小栗旬上野介為“明治之父”。
對大隈重信說:“明治政府的近代化政策只不過是模仿小栗旬忠順。”
在幕府末期歷史上,他是值得關注的人物之一。
遺憾的是,築地飯店館在完成不到4年的時間裡因大火而消失,之後沒有重建。
因此後世的人稱之為“夢幻飯店”,緬懷著當時築地飯店館的雄姿和熱鬧。
還有“現在的築地”的照片展示櫃。
這在錦繪展示空間對面的牆壁上
20張左右的黑白照片橫排展示著。
照片上有
“鮪魚競拍”
“鮪魚的解體”
《築地中央批發市場的俯瞰照片》
“築地波除神社的獅子頭”
等,傳達著現在的築地中央批發市場的活力。
關於這些展示期限,我問了同一層的資訊,據說期限還沒有定下來,新的企劃出來的話,展示就會在那個時候結束。
是免費的。有興趣的人,請一定要早點去“築地之道館”,看看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築地熱鬧描繪的錦繪等。繞道看看吧。
(另外,關於在這個部落格上展示作品的攝影和部落格登載,得到了Information的各位的諒解。感謝您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