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染]
2017年8月31日09:00
竟然已經9月了...真快啊。 他成為中央區觀光協會的特派員三年半。是嬰兒的兒子也快四歲了。
前幾天,我去了作為特派員活動之一的廣播收錄。 在中央以法的《Hello️RADIO CITY》節目中的一個環節,介紹特派員部落格的內容(`・ω・́)!
中央以法。京橋廣場花園地下1層工作室。 從外面可以看到^^
收錄,實際上已經是第5次了吧。
第一次收錄的時候,沒想到自己會在收音機裡說話,所以在麥克風前心跳不已,不太記得說了什麼。(現在也是這樣嗎?...笑)
但是,每次領航員JUMI都很開朗地引導著我,比想象中還要流利地說,笑著,平時不擅長在人前說話,但是在這裡說話感覺很開心
只是,最後說的決定台詞“最喜歡了,中央區!” 為什麼總覺得害羞,會變得奇怪的低情緒(><) 真的很喜歡!!!笑
領航員JUMI 作為工作的媽媽也是前輩,是憧憬的女性。
另外,因為特派員之間很少有見面的機會,所以收錄的時候能一起也是一種樂趣。見面詢問對方的話,“哦~這位是部落格名字○○先生!”這樣的親切感會增加
這次我們和“隅田的煙花”先生一起做了。 在《隅田的煙花》的部落格上,我覺得照片特別時尚,很帥。 能聊到寫部落格的時候拍照的方法和照相機的話題,我很開心(*^^*)
就這樣,特派員就中央區的事情寫了部落格,或者在廣播裡說。
中央EF“Hello!RADIO CITY” 部落格的內幕等,用耳朵聽的話也有新的發現,推薦。☆ 更能感受到中央區的魅力哦。
◆中央以法(84.0MHz) HP:http://fm840.jp/ ◆「Hello!RADIO CITY」:週一至週五12:00-13:00(再18:00-19:00) http://fm840.jp/blog/hello/
[下町湯姆]
2017年8月30日14:00
前幾天(場外市場)發生的火災是一個周邊大混亂的大事件,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鬆了一口氣。因為是古老的木造建築密集的地區,所以真的很擔心會變成什麼樣。大家都很吃驚吧。
有幾家店因火災導致店倒塌或破損而無法營業,雖然很痛心,但是火災現場掛著好幾個手寫的注意事項,“在別的地方臨時營業”這樣的文字很引人注目。藍布的切也好,感受到了絕對不可誇張的力量,這也給了我勇氣。
有一家蔬菜店在附近的加油站旁邊持續著早上的藍天營業。常客很多,蔬菜一個接一個地暢銷著。每次都會互相鼓勵和親切的聲音,比如“請加油”、“能營業真是太好了”。
築地不僅充滿了人情,而且不輸給逆境的堅強心靈的人們也緊緊地支撐著飲食文化。請一定要支持築地(場外市場)的發展和逆轉。而且來附近的時候請一定要來。請多關照。
[株式會社彥晴]
2017年8月30日09:00
我去了人形町!
我想知道的人應該很多,但是“人形町”這個正式地名的歷史很短。“人形町現在有三丁,從水天宮的電停到西北方向的堀留町都電路線的兩側占據著,正確的町名是1933年住吉町、堺町、新和泉町、芳町、元大阪町、蠣殼町、松島町的一部分。但是和水天宮一起,人形町的名稱從古代開始就很有名”《中央區史》
從水天宮前十字路口開始的水天宮(據說有利於安產和水難,戌日有很多參拜者,非常熱鬧)
而且,人偶町發展的主要原因是1872年水天宮從芝赤羽橋有馬候上宅邸轉移到了蠣殼町的有馬候中宅邸。然後作為水天宮的門前町發展起來。
“每月1日、5日、15日、戌日都會舉行月次祭,但是在初水天宮、定期大祭祀(5月5日)、戌年戌日,從遠近來參拜的人很多,呈現出繁華的人群,據說其繁榮情況並沒有其他比。神樂七十五座和當地有志的餘興被供奉,境內外緣日狹窄地林立,作為參拜者陸續的盛況是都下的一個異觀”根據《中央區史》
但是大正震災後,各地都誕生了新興商店街,發展起來,百貨店的繁榮使人形町衰退了。在戰後,由於神社和寺院一般不會揮舞,所以水天宮也沒有同樣受到現代的關注。
隨著時代的變遷,2017年人形町變成了一個美麗的街道。
從捷運日比谷線的A1·A2出口往地上走的話,夾著人形町大道的2台機關時鐘會迎接來訪者。
說到人形町,日本甘酒橫丁、蠣殼銀座遺跡、西鄉隆盛宅邸遺跡、谷崎潤一郎誕生地、日本橋七福神、玄次店等都很有名。這次從水天宮前十字路口到日本甘酒橫丁十字路口,作為景點在街上走著。
在水天宮十字路口,三原堂總店和重盛永信堂夾在人形町大道之間站著。重盛的人形燒・澤塔煎餅作為人形町的特產非常有名。三原堂的銅鑼燒、豆大福也很受歡迎,但是我個人推薦的是鹽仙貝。用絕妙的調味來拖後面。沿著人形町大道向日本甘酒橫丁方向前進,從右手飄來了鯡魚的香味,就到了壽堂。清香的黃金芋頭是人形町的名產。沿著道路走,右手邊就是玉英堂。玉英堂的篝火很有名,我想推薦“玉饅頭”。饅頭是由5層組成的,外觀也很享受,恰到好處的甜味非常好。另外,玉英堂現在站著的地方有一個叫做“尾張屋”的日本甘酒屋,這也是日本甘酒橫丁的由來。
在那個玉英堂右轉就是日本甘酒橫丁。沿著日本甘酒橫丁直行,與明治座相連。在日本甘酒橫丁,有好幾家經營拼寫店、三味線、玫瑰等的樂器店等老字號。在日本甘酒橫丁右轉後稍微往前走一點的右手邊
也有以鯛魚燒聞名的柳屋。但是這次不要右轉,而是左轉。
馬上映入眼簾的是“谷崎潤一郎誕生之地”的石碑。據說谷崎潤一郎出生於1886年這個地方的祖父家谷崎活版所。另外,這塊石碑的書是谷崎潤一郎夫人松子女士寫的。
前面的是日本橋國小。現在正在翻拍小說。這裡作為西鄉隆盛宅邸遺址很有名。江戶時代,這個地方是姬路藩酒井家的宅邸。另外,1873年的沽券圖上還留有“蠣殼町一丁目壹番二千六百三十三坪金一千五百八十六日圓西鄉隆盛”的記載。
西鄉隆盛只在1871年到1873年這片土地上停留了兩年。1873年政變回到鹿兒島,1877年發生西南戰爭自殺。
另外,人形町還殘留著這樣的胡同,讓人感受到下町的風情。
最後我想介紹一下日本橋七福神的兩家公司,結束這次的部落格。
茶之木神社 松島神社
茶之木神社“這裡有下總國佐倉藩堀田家的中屋敷,作為其守護神供奉著祭神。神社周圍種植的茶之木,據說是名稱的由來”《中央區知識百科》(日本橋七福神的布袋尊)
松島神社“在松島町,據說創祭的年月是元享以前,神靈是1585年吉見兼見的勸請的地方。祭祀保食神的住吉這一帶是海洲的時候,海中有一棵松樹的小島。據說島上的祠堂俗稱松島稻荷。1713年這個地方成為町地的時候,特別是作為町名”、“中央區史”,松島神社每年都會舉辦酉市,神社被編入大樓1樓部分。(日本橋七福神的大國神)
這次以人形町的一部分為焦點寫了部落格,但是關於人形町的魅力還沒有寫完。這次沒能接觸到的牡蠣殼銀座遺跡和大門通等,我想在別的回裡記載一下。
儘管如此,人形町在歷史、文化方面是一個內容非常深刻的城市。
[喵我]
2017年8月29日09:00
盂蘭盆節休假也結束了,暑假心情也已經完全過去了,也許有很多人都說過了。
說起暑假,我在港區的工作單位上學,但是從我的座位周圍來看,青森、秋田、廣島、石川、岐阜、奈良、新瀉、埼玉......大部分的成員都是回不在東京老家的。不,如果不擅長的話,東京出身的人應該是最少的吧。
東京從全國各地聚集了很多人,這並不是從現在開始的,作家永井荷風先生在《我東綺譚》中就關東大地震(1923年)後的銀座飲食店寫道:“現在全部委託給關西或九州來的人的經營。”當地人減少,地方的人變多了。
吸收全國的優點,進一步發展其優點,創造獨特的文化,這不是東京的優點和深奧之一嗎。
那麼,在這裡,我想以中央區觀光協會發行的“第一次故事地圖”為基礎,羅列一下“永井荷風先生生活的時代”(1879年~1959年)的中央區“第一次”誕生的美食/飲食文化。
・水果酒窖(1890年)
・親子蓋飯(1891年)
・豬肉炸豬排(1899年)
・豆沙水果糖(1930年)
・兒童午餐(1930年)
・槓桿飛碟(1932年)
・炸豬排咖喱(1948年)
・哈希賴斯(1954年)等
重新回顧一下,我覺得這個時代在中央區誕生的東西比想象中的還要多。一邊滿足胃,一邊依次追尋中央區的第一次故事也很有趣呢
[柴犬]
2017年8月23日14:00
真田丸的熱量還沒有冷卻到2017年秋天,明年・2018年NHK正月時代劇,被新聞稿說是由三谷幸喜編劇的《風雲兒們》!時代是江戶中期,立志於蘭學(歐洲文化)的前野良澤和杉田玄白的《蘭學事始》的故事。出演者有片岡愛之助(前野良澤飾)、新納慎也(杉田玄白飾)、山本耕史(平賀源內飾)、草刈正雄(田沼意次飾)等。
新年時代劇《風雲兒們~蘭學革命篇~》
這樣的話,...
舞台當然是江戶正中間的中央區築地!
這裡正是杉田・前野的蘭學始地。石碑立著。之後,福澤諭吉在這個地方開了蘭學塾(之後的慶應義塾),和“慶應義塾發祥地”碑並列站著。
我覺得圖像很難看,但是是刻有“解體新書”的石碑。
這個地方有中津藩(現在的大分縣)奧平家的中屋敷。在古地圖上也能確認。中津藩的藩醫前野良澤,在這個地方和杉田玄白等人一起,致力於荷蘭的醫學書《塔赫爾・阿納托米亞》的翻譯。
石碑的位置是中央區明石町11。聖路加醫院入口附近的一個小廣場。在圖片的右邊。在下面的地圖上,是位於中心下方的三角區。
在這裡,蘭學的風雲兒們。
這個地方是隔壁以天象儀聞名的時間圓頂明石,對面是玩具斯勒紀念館。
築地市場、外國人居留地遺址、幕府末期史跡、文豪史跡、昭和復興國小,當然也有築地本願寺,是一個很強的觀光景點。即使不知道觀光地,只是在布拉布拉散步也是一個很開心的地方。到銀座的中心地徒步15~20分鐘左右。
請一定要來看風雲孩子們的舞台!
順便說一下,電視劇裡恐怕長崎屋也會登場吧...
長崎屋是位於日本橋的幕府御用藥批發店,因為兼任旅宿,所以有很多荷蘭商館長和擁有專業知識的外國人滯留,為了聽他們的話,聚集了很多學者。平賀源內、杉田玄白、前野良澤、中川淳庵、青木昆陽等也在其中。長崎屋和學者們的樣子,葛飾北齋也在描繪。
地點是中央區日本橋室町4-4-10東短大樓,說明板立著。離科雷德室町和三井本館很近。在閉關鎖國嚴峻的時代,江戶唯一的西洋文明窗口——重要的史跡。
現在開始看電視劇的舞台,讓心情高漲起來怎麼樣!
[銀造]
2017年8月22日14:00
說起日本橋本石町,以前是金座,現在是日本銀行所在的地方很有名。 然後,在日本橋本石町四丁目5-16坐鎮,聚集了當地人的崇敬的是“白旗稻荷神社”。
8月的某個星期五,我去參拜了。 院內被仔細打掃乾淨,請讓我使用御手水,二禮二拍手。
去神社參拜的參道周圍的山茶,頭頂上遮住了夏日熱射的“棗”,溫柔地迎接了我。
心情變得非常清爽。 向照顧過我的町會的各位表示深深的敬意。(可以參拜的只有星期二和星期五。好像晚上上鎖了。我覺得朱印的請求很難。)
從沿途也可以看到您的由來。白旗稻荷神社崇敬會、日本橋本石町町會公佈的,請看這邊的來歷。
為了有興趣的人,我把您的來歷寫下來了。(加入了一部分平假名,加上了標點符號,請諒解。)
“白旗稻荷神社來歷
抑白旗稻荷神社位於東京府武藏國(舊日本橋區本銀町一丁目拾八番地)官有地白旗橋詰,祭神是宇迦之魂神。自古以來稱為白旗稻荷。享保三戌年當山派修驗大壽院元明別當職以來,神勤。直到八世小野秀麿,1873年被免去神勤,成為神田神社兼勤社。雖然鎮座年代不詳,但根據社傳,據說源義家在向奧州下行途中,在神社前樹白旗開始。另外,“新編江戶志中有三寶院派別當大壽院711年(711)鎮座”,雖然不清楚哪一個,但應該是本區最古老的嗎。 以前,作為武藏國福田村的一部分,江戶開府的時候作為神田八丁堀乃ち龍閒川界以南為江戶,以西為神田。 町名是在江戶時代由於銀工的多數居住而產生的。 本公司於1923年9月1日大地震火災時回到烏有,幸運的是躲避神體後,通過區劃整理指定換地到本町六號地,在町會員和建築委員的努力下做好重建的準備,1929年開始拾月建築。1930年5月拾五日完工。同時舉行大祭禮(根據1930年五月舊本銀町四丁目會史)
1974年2月,應收購東北上越新幹線東京站的用地,遷移到現在所在地(本石町4-5-16),直至現在
1974年4月6日、7日在新神殿舉行遷座祭慶祝祭
1986年10月最後一天成立白旗稻荷神社崇敬會
平成六年四月六日舉行遷座二十周年紀念祭
白旗稻荷神社崇敬會
日本橋本石町町會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