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kimitaku]
2013年3月28日15:44
為紀念新歌舞伎座的開場,27日上午,在中央區銀座中央路,中村時藏、市川海老藏等60名年輕歌舞伎演員舉行了遊行“銀座花道”。
名為“世紀的遊行”的活動,在刮風的小雨中,有3萬2千名歌舞伎迷聚集在一起聲援。
從銀座一丁目到松屋前,如果是晴天的話,10點開始11點結束的遊行,風飄舞,在小雨中,出發大幅延遲,10點半後開始了。警備的員警們,請先發制人,向觀眾們打傘。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敲著傘,大家都沾濕了水,屏息注視著開始。 播音員是德光先生。
“咚”
伴隨著煙花的信號,隊伍開始了。那一瞬間雨下得很小,歡呼聲從出發點開始,逐漸向我等待的瑞穗銀行湧來。
![P1000033-1.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3/03/P1000033-1-thumb-300x116-12244.jpg)
各位演員,一開始的時候,朝下,仰望天空,默默地走著,隨著歡呼聲的高漲,笑容,破臉,看了那個,觀眾,某女性流著淚,老夫婦舉起雙手,向偏好的演員大打招呼。
遊行的速度非常快,從第一丁目開始的觀眾為了追趕它,向二丁目蜂擁而至,二丁目和第一丁目重疊,三丁目和一、二丁目重疊,漸漸地人行道充滿了熱氣,甚至連腳的踏地都沒有了。
遊行的時間是10多分鐘,結束了,支持這次遊行的各位,看到了世紀的“遊行”,能夠應援,真的很滿足。
新歌舞伎座的外觀也保持著以灰泥為基調的當時風情,融入了銀座的風情中。
![P1000047-1.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3/03/P1000047-1-thumb-300x191-12235.jpg)
另外,從東銀座站開始,下雨天也可以不打傘入場,對客人很溫柔。
歌舞伎公演終於從4月2日開始了。
[shikichan]
2013年3月25日14:00
1933年(1933年)3月20日,日本橋高島屋竣工,引進了百貨店第一家全館冷暖氣換氣裝置。
![DSC_0007-複製(2).JPG](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archive/assets_c/2013/03/DSC_0007%20-%20%E3%82%B3%E3%83%94%E3%83%BC%20%282%29-thumb-300x168-12175.jpg)
已經過了80年了。在此期間,1952年、29年、38年、40年反覆擴建,2009年(2009年)被指定為百貨店第一個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開店時的建築物是透視畫作家山本高樹先生製作的透視畫。這是高橋貞太郎設計的建築物,在厚重的西歐歷史樣式中加入了東方的要素。當時市電在行駛,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紅色帳篷。
當時8層建築的這個建築物從遠處也能看得清楚,所以不需要TAKASHIMAYA的燈飾看板吧。
歌人與謝野晶子吟誦道:“加上高島屋光之都的面積,重疊樓層。”。
似乎是用辛苦的“勞”和樓閣的“樓”來謳歌的。
[銀造]
2013年3月22日14:00
拿著“中央區和生點心組合的指南圖”,購買各個店的代表商品。 那個時候,有一家店賣“碎了的煎餅”,那個袋子上寫著“久助”。
誒,我知道了“碎了的煎餅叫久助”。 這麼說來,我想起了杏葉牡丹先生學到的東西。 在辭典上查了一下,久發音相同的Q → 的意思,對於完美的10缺少一個,所以這樣稱呼,主要是在煎餅業界使用的業界語言。 真漂亮啊!
經常出門的時候帶來的“中央區和生點心組合的指南圖”,非常有用。加盟店有38家,現在訪問了20家店,把收據貼在地圖上,代替印章和卡。 非常愉快。 大家也一起怎麼樣?另外,中央區和生點心組合的指南圖可以在加盟各店的店鋪裡拿到。 詳情請參考“NPO法人中央網”的介紹。 http://www.tokyochuo.net/sightseeing/wagashi/index.html
[古參人]
2013年3月22日09:00
![ck1207_130321 (2).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assets_c/2013/03/ck1207_130321%20(2)-thumb-150x320-12149.jpg)
就在我的事務所附近被6棵銀杏樹包圍著
中央區唯一供奉八幡宮的銀杏稻荷神社。
我有興趣,稍微調查了一下,知道了以下情況。
歷史:創建醜聞,1923年(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使神殿消失。 1857年(1775年)將祭神供奉在神殿,當時院內覆蓋著天空。
有聳立在鬱鬱蔥蔥的大銀杏樹,其樹齡被認為是3~400年,所以
神社的創建被認為是在那之前。
祭祀八幡宮的神社,在中央區唯一的銀杏稻荷神社。
到了明治時代,文豪谷崎潤一郎很期待銀杏八幡神社的神樂每月一次。
在《幼年時代》中寫道。
御利益:銀杏稻荷神社作為生意興隆的神靈,來自附近兜町的證券公司
謝謝你了。
另外,其他縣的公司也提出了捐款的申請。
另外,居民氏子作為家族繁榮和長壽之神而被信仰。
住在附近的女性從年輕到百歲每天都去參拜,所以健康一百三歲
有一個充實長壽的真實故事。
<銀杏稻荷神社>
中央區蠣殼町1丁目7-7
從捷運半藏門線水天宮前出口8號步行3分鐘
[滅紫]
2013年3月21日14:00
去年末結束了護士護膚的高島屋日本橋店於3月20日迎來了80歲的生日。精心保養的效果出眾,80歲時這雙皮膚!有點羨慕。
![100_1001.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100_1001.JPG) 京都創業的高島屋先生在東京新建了現在的店鋪是在1933年(1933年)。地下2層,地上8層,全館冷暖氣設備齊全。當時的複印件“在東京很熱的地方,從高島屋出來的地方”很有名。之後,村野藤吾先生也進行了擴建,2009年(2009年)作為百貨店建築首次被指定為重文。
作為開店80周年企劃,預定從3月20日到4月2日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開幕式的今天的“中央區城東國小兒童的迷你音樂會”雖然錯過了,但是22日市川染五郎先生的脫口秀,各樓層以紀念包的名字800日圓、8000日圓均一的買得商品PAK接踵而來。
![100_1003.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100_1003.JPG)
上述左邊是再現開店時店鋪的迷你模型。旁邊是把開店以來店鋪的歷史做成的面板。
![100_1004.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100_1004.JPG)
高島屋名產的吉祥物“小玫瑰”人偶在樓層的那裡可以看到他們穿著不同的和服,有點害羞。
也許是今年的櫻花很快吧,日本橋櫻花大道的花也已經開了3分鐘。
一起去日本橋賞花怎麼樣?
[與太朗]
2013年3月14日09:00
“丸善世界鋼筆展展示即賣會”前幾天,路過日本橋的丸善時,發現了這樣的嚮導。丸善不僅是西洋書,還引進了西歐文具的先鋒。關於鋼筆,百科全書也寫道:“在日本,1895年(1895年)東京的丸善(株)雖然是少量的,但最初在店裡發售了水上人的東西,正式進口是在1902年(1902年)以後。”(日本大百科全書(國小館))。
之後,鋼筆迅速普及,丸善於1912年(1912年)發行的一本名為《萬年筆的印象與圖解目錄》的小冊子上,有很多名人寄來了文章、素描(用鋼筆畫的)等。裝飾其卷頭的是夏目漱石(1867-1916)的《餘與萬年筆》。
在這篇文章中,漱石說,用鋼筆不久,親切感很淡。十二年前去英國留學的時候,親戚(鏡子夫人的妹妹時子)給我的作為餞別的鋼筆,在船上做了“器械體操的模仿”(單杠)弄壞了。三四年前,在丸善買了兩支“鵜鶘”,“不幸的是,對剩下的鵜鶘的感想非常不好”,於是回到了原來的筆寫上,但是因為在墨水壺裡浸泡筆的麻煩,所以有了“以後會懷念離別的妻子”的感覺。他還寫道:“這篇原稿是魯庵君(當時擔任丸善顧問的內田魯庵(1868-1929))為了試著使用而特意用贈品的斧頭寫的,但是心情很好,寫得很流暢,很開心。”。這本冊子上還刊登了漱石在《オノトG》中寫的這篇文章原稿的照片。
雖然這是一篇在鋼筆的宣傳冊子上沒有什麼宣傳臭味的文章,但是讀了魯庵所寫的東西,他說:“夏目先生是一個很好地答應被拜託的事情的人。我拜託你寫鋼筆的事,但是沒有什麼討厭的表情,但是被說“我很為難”。於是,不,不,只要不說壞話就好了,就拜託你把珍寶的東西寫在那裡”。另外,之後刊登在報紙上的漱石的談話中,他說:“現在使用的是第二代人,是斧頭。並不是因為覺得這個比較好而使用的,而是從丸善的內田魯庵君那裡得到的,所以一直在使用”,說實話。即使買了方便,也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吧。另外,根據魯庵的說法,漱石非常討厭玻璃墨水支架,而墨水則非常討厭藍布拉克,喜歡深褐色色。
進入漱石公司時的朝日新聞社,以石川啄木(1886-1912)的歌而聞名,在京橋區瀧山町(現銀座六丁目)。和漱石一樣,根據主筆池邊三山(1864-1912)的邀請進入朝陽的杉村楚人冠(1872-1945),漱石很少上班,但是每次星期三召開的編輯會議上,都笑著笑著聽別人說的話。這種時候漱石的手上有斧頭的鋼筆嗎。
漱石也很喜歡用?漱石作為高級鋼筆風靡一時,戰後,製造商英國德拉·魯公司停止了鋼筆的製造。據說現在丸善正在銷售冠以斧頭之名的“復刻版”高級鋼筆。在日本橋丸善,鋼筆賣場是地下一層。在參觀從超高級品到普及品都擺放得很漂亮的賣場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已經很長時間和鋼筆沒有緣分了,同時,五十多年前的小時候,現在去世的父母第一次買鋼筆的時候的感激也復蘇了。
|
鏈接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