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町湯姆]
2010年4月21日12:00
(歌舞伎座)終於到本月結束了。
連日來,很多人惋惜地趕來了。![sprinkle](http://www.chuo-kanko.or.jp/mt/mt-static/plugins/EmoticonButton/images/emoticons/sprinkle.gif)
這一天也在下雨的樣子中,一個接一個地聚集了很多人。我也緊握著票,慢慢地穿過了經過了好幾次的正面玄關。一進去就被戲劇小屋的氣氛籠罩著。
場內觀眾的興奮比平時更加高漲。在密密麻麻的觀眾席上,可以看到將最後的公演好好地印在眼前的姿態。
眾所周知,現在的歌舞伎座是經過多次改建後於1925年以現在的樣式建造的,在戰爭災害中消失後,於1951年復興的。作為日本歌舞伎文化的發源地,長期受到人們的喜愛。![heart](http://www.chuo-kanko.or.jp/mt/mt-static/plugins/EmoticonButton/images/emoticons/heart.gif)
與其說是東銀座,不如說是“木挽町的......”我覺得這樣更有氛圍。
直到3年後下一代劇場開業為止,暫時告別了。設置在“定式幕布”前面的“付板”(作為舞台的效果音,敲打梆子木的板)也洋溢著愛惜的風情。![weep](http://www.chuo-kanko.or.jp/mt/mt-static/plugins/EmoticonButton/images/emoticons/weep.gif)
在中央區燦爛閃耀的戲劇文化,今後也會孕育歷史。歌舞伎座休息期間,也可以在新橋演舞場、明治座、三越劇場、盧泰雅圖銀座等幾個劇場享受。
作為都市文化之花,今後也要好好珍惜。
繼續閱覽 暫時告別的“歌舞伎座”
[まぴ★]
2010年4月16日16:30
雖然是個人喜好,但是比起染井吉野,八重櫻更華麗明亮,所以喜歡!
這個時期有機會去銀座的話,很期待櫻花街的八重櫻。
前年,去中央區的土木部綠地公園課詢問了賞花的好時節。
非常親切地告訴我,正好在盛開的時候去了!
(2008年4月15日拍攝)
那麼,今天時隔2年再次詢問
“現在開始迎來盛開哦~”(*^^*)
去銀座的各位,一定要!
從外堀大道1丁目拐角處的利普頓附近到銀座大街的派出所
櫻花大道上八重櫻應該開得很漂亮★
據說這條櫻花大道是50株八重櫻林立的櫻花隱藏名勝。
[銀造]
2010年4月16日09:50
今天是星期五。 在築地4丁目喝了一杯之後,去了之前就想去看看的“萬福”。
![CIMG4564.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0/04/12/CIMG4564.jpg)
和年輕的小安一起帶著孩子的商務人士。 我點了“清爽系”的拉面。
對著照相機,在Peace中得到了回應。
![CIMG4443.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0/04/10/CIMG4443.jpg)
我也點了同樣的東西。 味道清淡的醬油拉面。
![CIMG4444.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0/04/10/CIMG4444.jpg)
附近的人帶著來,餃子也一起吃著。
![CIMG4448.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0/04/10/CIMG4448.jpg)
下次就在這裡從奧德布爾吃全套套餐吧。
(感想。 主人接待了飯店員風格的服務。 另外,請您輕鬆地靠近我)
這裡在yahoo和gnavi也有報導,但是平時不擁擠。
銀造
[まぴ★]
2010年4月12日20:44
以前我用過針灸。肩膀痠痛。
但是因為害怕所以不用火的類型。
說到灸,我想起了奶奶用艾絨直接做的事情。
因為有那個印象所以火很可怕(笑)
但是這個銀座的灸室可以免費嘗試
因為好像也能告訴我建議和使用方法,所以去了一下。
![R0013120.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R0013120.JPG)
最近的灸既有花的香味,又有水果的香味,很可愛!
店鋪也好了,漂亮又時尚!
樓上好像還有治療室和灸教室。
在1樓的展廳挑戰了用火,但是
免費給我做了4個。
雖然不熱,但是在那個部分裡卻感覺很有效。
因為丈夫花粉症和特異性很厲害,也有對那個有效的罐子等,所以
我想買50個水果的香味,兩個人試試。
還收到了不用火的類型和其他香味的樣品。
![R0013122.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R0013122.JPG)
還有,可以在前灸的主頁上申請樣品哦!
還有可以在電腦上看到的穴位書,很方便。
老師~♪的主頁在這裡
[薩姆]
2010年4月6日22:23
都市的樹木,在狹窄的土壤空間·大樓的狹間的背陰·夏季的乾燥·大氣汙染·修剪/修剪等嚴峻的生長環境中,一邊用各種各樣的功能為我們的街道和生活增添了色彩。
在選定樹種時,除了街道環境耐性、修剪的工夫、病蟲害耐性等維持管理的容易性等適應性之外,還要考慮樹形、花/果實、若葉/紅葉的外觀、當地的要求、地域特性、景觀等,進行調整。
樹種的人氣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遷。
在林蔭大道上以前好像種過柏拉圖茄子,但是在平成初期,道路被大改修,隨著鋪路的擴大和彩色鋪路化,隨著時代的要求,華東椴(當地的板塊上寫著林登<西洋華東椴>,中央區的資料是華東椴)依次進行了移植的樣子。那個嫩葉正在慢慢發芽。
![CIMG1120S.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0/04/08/CIMG1120S.JPG)
![CIMG1139S.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2010/04/08/CIMG1139S.JPG)
上面的照片都是林蔭大道。左邊是1丁目到4丁目,右邊是5丁目到8丁目的街道。
雖然氣氛各不相同,但是這次從5丁目到8丁目側關注!
是的。5丁目到8丁目共設置了4座米德裡的郵筒。
融入了街道的氛圍啊。
不僅如此講究。
電話亭的屋頂也是米德裡。
路燈的傘也是米德裡。
丁目表示數字也是米德裡。
米德裡一色。
大家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