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戶板橋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設置了“世界大象之日”。

這是向全世界呼籲保護瀕臨滅絕的大象的日子。

8月12日。

通過恩賜上野動物園的宣傳冊知道了。

 

我想知道動物園為了保護而開展的活動,然後想好好看看大象的身影。

這個時期入園人數限制,事先在網上預約了號碼牌。

時隔幾年了?

面對著快要被吸入的溫柔大象的眼睛的是。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孩子們還是國小生的時候。

暑假期間去動物園,“好熱啊。好麻煩。累了。”表現出不滿。

但是,隨著接近放養場,大象靜靜地走來走去,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著。

 

現在的動物園,防暑對策也十分充足。

樹蔭也很多,設置了室內展示的空調設備和噴霧淋浴等。

也許是在除臭上下了功夫,臭味也不太在意。

“大象居住的森林”是使用了很多土的放養場,與來園者隔著柵欄用平面連結著。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從江戶城內堀眺望本丸跡

時要追溯到享保年間,第8代將軍德川吉宗公的時代。

江戶的街道上來了大象。並且飼養了大約14年。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濱離宮恩賜庭園的指示牌

 

據說大象是貿易商人為了向將軍獻上而帶來的,也是吉宗進口的。

從交趾廣南(越南)遠渡遙遠的大海,登陸長崎。

從那裡乘坐陸路前往江戶。

一邊搖晃著巨大的身體,一邊穿過大大小小的河流,屏住呼吸,越過陡峭的山嶺道,一步一步地前進。

如果是將軍獻上的話,通過的土地相關人員的緊張程度也會提高。

 

1729年(1729年)4月28日,在京都被授予“廣南從四位白象”之位,參內朝廷。

謁見中御門天皇、靈元上皇。

這一天是日本的紀念日,“大象日”。

 

從長崎到江戶75天。

走完了約350裡。

吉宗從江戶城大廳的前院觀看了完成大旅行的一只大象。

 

第一次看到的江戶時代人們的驚訝是什麼樣的呢。

全日本都出現了“大象熱”。

書籍、瓦版、錦繪、土人形。以大象為主題的物品一個接一個地被製作出來了。

山王祭上也出現了紙糊的花車。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在江戶市內遊行的大象被收容在浜御殿(浜離宮恩賜庭園)。

(終於到了中央區了。)

大象的住所在浜離宮的哪個位置,沒有留下明確的痕跡。

花木園裡有一個可能成為線索的告示板。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飼養似乎花費了相當大的經費。

當時大象吃了什麼呢?

稻草、米、竹葉、草、麥饅頭、大鯛、九年母親。

去年秋天去濱離宮拜訪的時候,掛著九年母親的指示牌。

是日本柑橘類的鼻祖之一。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浜離宮內也有九年母親的樹,但是在樹木之間有點難以理解。

皇居東御苑、江戶城本丸跡的果樹古品種園裡種植了九年母親的樹。

 

好奇心旺盛的吉宗進口了各種各樣的動物。

鴕鳥、雛鳥、爪子、孔雀。狩獵用的獵犬。30多匹西洋馬。

然後,大象。

看了荷蘭獻上的延斯頓動物圖鑒,發出了想看實物的指示。

關閉的西方的大門稍微打開了一點。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1741年(1741年),大象被中野村的源助先生支付。

中野區本町三丁目的朝日丘公園裡,設置了象小屋(象廄、きさや)遺跡的解說板。

 

這位源助先生,真是個好主意。

一方面作為看世物公開,另一方面,如果是作為靈獸的大象的糞便的話對萬病有效,作為丸藥出售了。

據說在麻疹和天花流行的江戶時代,賣得飛快。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中野區中央二丁目有一座名為寶仙寺的大寺廟。

雖然收納了大象的骨頭和牙,但卻遭受了太平洋戰爭的戰爭災害。

剩下的大象相關資料在今年4月重新開放的中野區立歷史民俗資料館展出。

 

 大象來到了江戶的街道。

 

來到動物園大象居住的森林前,幾乎所有推著乳母車的媽媽都會唱出來。

“大象大象大象很長啊 

 是啊,媽媽也很長啊。”

 和媽媽一起。

 

我的孩子也在唱歌。

“哎呀,好呀!”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