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丹博

橢圓形圓筒形的不可思議存在感日本筆會

從茅場町站12號出口出來,沿著平成大道向八丁堀方向走,經過坂本公園、櫻花大道向右轉,就能看到“田助六”斜前方橢圓形、圓筒形的黑光不可思議的建築物。

豎長而細寬的窗戶被隨機放置,一樓好像是皮洛蒂。

去附近一看,竟然有“社團法人日本筆會”的名牌。

 橢圓形圓筒形的不可思議存在感日本筆會

說起日本筆俱樂部,是由對文學不熟悉的東京丹佛也聽到過的日本文筆家組成的團體。

我完全不知道日本橋兜町有日本筆會。

我拜訪了一般社團法人日本筆會的井出事務局長,並特別詢問了您。

日本筆會概要

1921年國際P.E.N(國際筆俱樂部)創立晚了14年,日本筆俱樂部於1935年由島崎藤村擔任會長,約100名文學家創立。

那個時候的日本,是站在關東大地震、治安維持法、昭和恐慌、滿洲事變等,不久就沉入泥沼的懸崖深淵上的時期。

之後,經過了黑暗的太平洋戰爭期間,1948年向國內外表明了重建的覺悟,他說:“文化國家的建設,即心裡和手裡都沒有武器的國家的建設,是我文化人所承擔的任務。”。

繼第一任會長島崎藤村之後,正宗白鳥、志賀直哉、川端康成等教科書上有名的作家擔任會長,現在第一位女性會長桐野夏生作為第18代會長從今年開始就任。

鋼筆俱樂部的P.E.N是P: Poet(詩人、俳人、歌人)、Playwrights(劇作家)、E: Editors(編輯)、Essaists(隨筆、評論、翻譯、學者)、N: Novelist(作家)。據說把這些合起來學習為PEN,以文筆為生業的人,為了保護言論的自由、表現的自由,並且,為了尋求世界的和平而聚集在一起,超越語言的差異而團結起來,是一個擁有高遠理想的組織。

建築:北川原溫

建築:北川原溫橢圓形圓筒形的不可思議存在感日本筆俱樂部

這個有著不可思議存在感的建築物的設計是由在東京藝術大學任教的北川原溫先生進行的。在北川原溫建築都市研究所的主頁上,關於日本筆會這樣記載著。

“日本筆會本部的這座建築是由日本筆會舉辦的指名比賽中選出併設計的。雖然位於市中心拐角處的大樓狹窄地林立的商業街中,但是三邊是道路上,剩下的一邊是面向稻荷神社的地基,以建築的自律性為主題進行了構想。一邊一點點錯開中心一邊連續的變形橢圓的平面形狀,1樓一邊呈皮洛蒂狀解放,一邊呈筒狀上升,避免單純的幾何形態,追求像手工陶器一樣的樸素。畫曲面的外觀被瓦片覆蓋,獨特的熏黑銀色讓人想起“和”的文化。擁有柔軟曲面的形態,給周邊環境帶來了寬鬆和滋潤。內部一下子以白灰泥為基調,注意了沉默、安靜的空間演出。只是一點沒有焦點集中的變形橢圓的平面,是為了尊重自由,重視固有性和多樣性而設計的。”

正是以多樣性、寬容性被要求的現在為先行考慮的想法,表現了日本筆會的理想姿態。

 

建築物是4層建築,3層和4層是圓桌的會議室。從狹縫的窗戶射進光線,天花板上也設置了窗戶,感覺比從外觀上想象的要明亮得多。

 橢圓形圓筒形的不可思議存在感日本筆會
 橢圓形圓筒形的不可思議存在感日本筆會

在會議室對面的東面有半螺旋狀樓梯。這也是從狹縫的窗戶進入光線,是一種獨特的氛圍。

據井出事務局長說,除了舉行理事會之外,還舉行了國際筆俱樂部的亞洲地區會議,現在由於日冕事故,網上會議很多,但是由於線上技術的積累,今後會進行各種各樣的資訊發布。

另外,為了活躍和自治體等一起去的事情,今年11月3日將與和歌山縣、和歌山市等合作舉辦“有吉佐和子的和歌山”

例如,因為在中央區正在進行圖書館的重建,所以他說完成後希望能在新圖書館做點什麼。中央區圖書館的相關人員,請研究一下。

這個有衝擊性的建築物,電視的攝影也被使用的情況多,最近作為深田恭子主演的「魯邦的女兒」登場的壞人的事務所被使用了。

與中央區的關係

據說1935年成立時,事務所設在了銀座8丁目。之後,在西銀座5丁目、京橋2丁目、銀座東5丁目等中央區內、千代田區、港區設立了事務所,2002年在日本橋兜町建設了本公司所有的大樓,從赤坂遷移過來。

被選定為日本橋兜町的是,為了方便住在地方的會員,在離東京站很近的地方尋找,偶然得到了兜町的這個區劃。理事會等會議之後,在附近喝一杯是慣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地理位置。

我又了解了一個中央區的胸懷深度。

 橢圓形圓筒形的不可思議存在感日本筆會

 

 

 

 

日本筆會 

注意:日本筆會不向公眾開放建築物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