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數寄屋橋附近 ③
~泰明國小~
遠程導航您所愛的中央區,是Rosemary sea。
系列介紹的“考量數寄屋橋附近”,這次介紹的是第3次“泰明國小”。
那麼......
北村透谷島崎藤村紀念碑
~泰明國小畢業的明治文豪的紀念碑~
泰明國小於1878年(1878年),作為第一大學區第一中學區第17國小泰明學校而設立。
當時的銀座一帶,由於對1872年發生的大火進行反省,決定將其建設成不可燃性建築物林立的街道,因此建造了紅磚建築的校舍。
1999年,被選為東京都選定歷史建築。
近代浪漫主義文學的開拓者·北村透谷(1868年~1894年)和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島崎藤村(1872年~1943年)就讀於本校,透谷1882年,藤村1884年畢業。
在該校的入口,有一座刻有“島崎藤村北村透谷幼年就在這裡學習”的紀念碑。
ー走著就知道的中央區屁股百科
・・・紀念碑的左脅種植著“銀座的柳二世”。
北村透谷・島崎藤村紀念碑
泰明國小於1878年(1878年)6月開學,北村透谷和島崎藤村是初期的畢業生。
北村透谷(1878~1894)出生於現在的神奈川縣小田原市,1881年和家人一起搬到京橋區彌左衛門町(現在的銀座4丁目),上了泰明國小。
之後,他被自由民權運動吸引而立志成為政治家,後來轉為文筆活動,作為文藝評論家、詩人而活動。
1893年(1893年),透谷參加了雜誌《文藝界》,他提倡文藝自由主義,被稱為近代浪漫主義文學的開拓者。
代表作有《楚囚之詩》、《蓬萊曲》、《厭世詩家和女性》等。
島崎藤村(1872年~1943年)出生於中山道馬籠宿,1881年上京,從位於京橋區槍屋町的姐姐的出嫁地(現在的銀座4丁目附近)到泰明國小上學。
之後,姐姐夫婦回鄉了,一邊寄身在同鄉人的家一邊上同校畢業了。
在明治學院上學的時候加深了對文學的關心,通過《文學界》的活動受到了透谷的深刻影響。
代表作有《若菜集》、《春》、《黎明前》等,其中《破戒》被稱為自然主義文學的先驅。
另外,藤村的著作《幼年日》《小物語》中,描繪了在銀座度過的藤村幼年時期。
2018年3月
泰明這百年
1978年6月
泰明這一天百年
泰明國小於1878年作為當地的公立國小創立,在這裡經過了一個世紀。
在此期間,在聯合國消長時代變革社會的變遷制度的變遷中,經常擔負著地區的初等基礎教育。
特別是在關東大地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雖然再次化為灰燼,但還是復興了,加深了內在,維持了校風,不斷地自豪地走著,現在以當地日本的銀座為首,向世界廣泛輸送了1萬多名有為的人才。
另外,幼稚園於1953年開設,為泰明的一貫教育做出了貢獻。
・・・泰明幼稚園・泰明國小是羅茲瑪利的外甥・姪女曾經上過的地方。
能介紹我很高興。
美雪大道和門
美雪大道和門
據說這條路是在明治天皇從宮城前往海軍兵學校的時候經過的,所以被稱為美雪通。
另外,門是那個時代法國南部貴族的館被使用的。
・・・是美雪街。
右邊的建築物、圍牆是泰明國小。
中央右邊,人物右邊的是法國門。
※ 是4月7日拍攝。泰明國小舉行入學儀式,法國門兩側掛著國旗。
※ 校園風景等禁止攝影。
東京都選定歷史建築
中央區立泰明國小
所在地中央區銀座5丁目1番13號
設計者東京都
建築年1929年(1929年)
泰明國小於1878年建校,現在使用的建築物是以關東大地震為契機,作為抗震、耐火性高的鋼筋混凝土校舍而重建的。
被稱為表現主義的建築樣式建築,其特徵是使用了畫曲線的牆面和拱門窗等的外觀。
位於L字形校舍南端的玄關部分,柱子和入口屋檐等集中了個性的裝飾,形成了建築物的臉面。
這些設計是在震災復興時期建造的其他國小幾乎看不到的個性。
另外,面向校園一側的窗戶比其他學校要大,給人一種開放的印象。
常春藤纏繞的校舍作為銀座的象徵受到人們的喜愛,至今仍保留著往昔的景觀。
《近代化產業遺產2008年度經濟產業省》
同樣寫在這所國小的圍牆上。
・・・從相鄰的數寄屋橋公園穿過泰明國小校對門旁的小路。
通過正門前,在東急廣場前面左轉,就可以繞國小校舍一周再回到數寄屋橋公園。
是一條非常有意思的小路。
泰明國小
銀座5-1-13
上面的地圖顯示在頂部。
東京捷運銀座線、丸之內線、日比谷線銀座站C2出口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