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ary sea

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塑
  ~捷運銀座畫廊~

遠程導航您所愛的中央區,是Rosemary sea。

 

2020年10月開設的“Metro銀座畫廊”

上次的介紹是“藝術大Art Journey”展第3期。

現在正在進行的展示是“移動的視點、通道的雕刻”

這次請允許我介紹一下這邊。

另外,這次也請合作者michi先生進行現場採訪。

 

移動的視角

移動的視點移動的視點,通道的雕刻
  ~捷運銀座畫廊~

這個空間是

忙碌的人們、各種目的的人們、不同年齡層的人們

在可以通過的地方。

不是“廣場的雕刻”,而是“通道的雕刻”

可能嗎?

 

主辦: 公益財團法人捷運文化財團

企劃監修: 武藏野美術大學雕刻學科研究室

 

 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塑
  ~捷運銀座畫廊~

展覽期間:2022年7月31日星期日至10月30日星期日

 

這個地方(銀座)從這個空間(玻璃櫃)考慮新雕刻的可能性的“實驗”。

考慮到捷運銀座畫廊的空間,雕刻學科研究室設定了主題。

個性豐富的表現者們以從學生中推薦出品作家的形式進行了回答。

從豐富多彩的方法中選出的作家們將在這個實驗場嘗試什麼呢?

請注意從這裡開始的表現形式。

 

Trap project(有愛)
林和奏

Trap project(有愛)
林和奏移動的視點,通道的雕刻
  ~捷運銀座畫廊~
 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塑
  ~捷運銀座畫廊~

有忘記自己的心情。

活著的話會收到很多資訊,把新鮮的東西變舊了。

明明一直想珍惜,為什麼會忘記呢?

想不起來怎麼辦!

因為要安靜地往遠處走,總覺得很難。

到了附近就聊天,想稍微跳一下。

 

縫隙
淺野明子

縫隙
淺野明子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刻
  ~捷運銀座畫廊~
 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塑
  ~捷運銀座畫廊~

人、物、現象、記憶中纏繞的影子、陰、內側等人類眼睛看不見的空間裡有本質,以形成形態為目標。

這次,由於配合了不同種材料而產生的和諧與不和諧,再加上端材緩慢地寄木,本來看不到的陰影變成了真實形象的不確定,產生了背離和融合的夾縫。

在分子水平上,將日常事件置換為材料,探索著與自己和人的對峙所感受到的距離感相似的東西。

 

繼承
六式陸戰高機動戰術試作實驗機
森下裕也
(開頭的圖片也是這部作品。)

繼承
六式陸戰高機動戰術試作實驗機
森下裕也
(開頭的圖片也是這部作品。) 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塑
  ~捷運銀座畫廊~
 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塑
  ~捷運銀座畫廊~

我喜歡SF系特別是作為批量生產機而活躍的東西、試作的東西、作為實驗機而製造的東西等不怎麼表現活躍的東西,另外,考慮到製造的東西的背景、到現在為止的系譜、活躍的世界觀,製作是自己作品的特徵我認為是。

這次製作的作品重視時代背景和由此誕生的批量生產性、其系譜和發展、應用。

 

捷運銀座畫廊

捷運銀座畫廊移動的視角、通道的雕刻
  ~捷運銀座畫廊~

東京捷運銀座線、丸之內線、日比谷線銀座站

地下中央大廳B7、B8出入口附近

※ 上面地圖上的中心部,是“現在所在地”的紅框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