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為什麼遊船
關於從西維爾工程師那裡聽到的關於河流的故事
10月7日,我參加了乘船從導遊那裡學習江戶·東京的河流的旅行。
這個成人的社會科參觀已經是第9次了,但是由於日冕事故,時隔3年再次舉辦。
當天11月下旬天氣很冷,氣溫只有12度左右,是在雨也下得很強的情況下的參觀會,船內被屋頂和塑膠包圍,沒有感到寒冷就可以參觀了。
東京丹博參加的路線是“親水”是什麼呢?~學習都市水邊空間所起作用的課程~”在“路線2”中,從日本橋船著場出發,橫穿隅田川,沿著江東區內的小名木川向東走,途中向北改變方向,從橫十間川進入北十間川,到天空樹的腳尖墨田區的屁股公園船著場1小時30分鐘左右的旅行。
這個路線向江東三角地帶海拔為零米的地帶前進了。
根據船內的說明,從這個平面圖和截面圖可以看出,地基低的話堤防就會變高,但是因為太高了,所以通過設置水門和閘門,為了不受海平面(在這種情況下是東京港)水位的影響而被管理好了。
在中央區AP是3米左右,在江東三角地帶是–1米以下。
中央區周邊的隅田川的堤壩也有相當高的高度,但是如果要保持這樣的高度的話,就需要接近10米的高度吧。
※什麼是AP?
是表示高度的數值。這是一個縮寫,荒川工程標準面。位於東京都中央區新川的靈岸島水位觀測所的最低水位。
途中的新小名木川水門前後,堤防的高度相差2米左右。
另外,再往東走,就有扇橋閘門。這是一個可以通過水位不同的河川的“迷你巴拿馬運河”的設施,通過人工變動夾在兩個水門(前門及後門)之間的被稱為閘室的水路水位,使船的通航成為可能,大約6分鐘水位下降了1米左右,並且向東前進了。
這個水位調整是東京都進行的,據說不能收取通行費。
擔任本次旅行指南的是(株)建設技術研究所的小貫先生,是一位以河川相關調查、計畫為專業的職業26年的技術人員,向我們說明了非常易懂的內容。另外,船長也有關於船的航行的故事,這也非常開心。
(株)建設技術研究所是以1945年創立的財團法人建設技術研究所為前身的日本第一個建設顧問,作為領導公司常年牽引著業界,是在國內市場銷售額中爭奪首位的綜合建設顧問。其中,河川領域的顧問活用了支撐全國河川整備的實際成果,長年以來對洪水和缺水等的防災·減災對策的立案,水環境·水循環的保全和改善等,為整個流域的綜合性管理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