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喜愛不足之美的“十三夜”
![](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img_data/BLOGIMG3408_1.jpg?20221010162009)
![2022年喜愛不足之美的“十三夜”](https://tw.tokuhain.chuo-kanko.or.jp/img_data/CBLOGIMG3408_1_1.jpg?20221010162009)
10月8日是符合舊歷9月13日的“十三夜”。 別名「栗名月」「豆名月」也被稱。 “十五夜”被稱為“前一個月”,“十三夜”被稱為“後一個月”,兩個月合起來稱為“二夜月”,如果缺少一方的賞月,就稱之為“片見月(片賞月)”,被認為是不忌諱的。 “十三夜”作為月齡在滿月的一步前(10日是滿月)。喜歡稍微欠缺形狀的月亮,也是日本感性的一個例子,在不足的美、不完整的東西中發現情趣。 在日本橋川注入隅田川的河口上架橋的豐海橋。在簡單的設計中留下了舊的鉚止形式,是有重量感的鋼製“菲倫迪爾橋”,2019年完成了維修和改良工程,背後的永代橋都在夜間重新裝修,呈現出結構骨架的白色和欄杆的藍色對比。 雖然好像被雲覆蓋了,但是這個時間段從骨粗的格子狀構件之間露出了“明月”的臉。永井荷風在《斷腸亭日乘》中寫道,“從豐海橋鋼骨之間可以眺望永代橋和佐賀町邊的燈火的景色,今宵得到明月的光,比白晝看更有趣。滿不在乎的暮潮沐浴著月光閃閃發光,橋下的石牆或者連結起來的運輸船的船舷上打著水的音也有趣。”這樣記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