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有點在意的大樓@古董大道

去年時隔3年舉辦的“東京藝術古董”今年也在“古董大道”於4月27日(週四)至4月29日(週六)在“古董大道”舉行。雖然是平時進去就會感到不舒服的“古董街”美術店和畫廊,但是期間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所以可以輕鬆地順路接觸藝術和古董。從現在開始期待明年。

據說日本橋·京橋的東仲大道被稱為“古董大道”的由來眾說紛紜,“古董大道地圖(戶田建設株式會社發行。可以從HP下載)”中介紹了其中一個。

https://www.toda.co.jp/pickups/pdf/kotto_map.pdf

・・・明治、大正、昭和初期的老字號丈夫們在日本橋的“壺中居”附近下車,帶著藝妓們去日式酒家拜訪途中,若無其事地買了高價的古美術,最後乘坐在京橋的“繭山龍泉堂”前等待的車回去。走在那樣漂亮的街道上的他們作為愛稱把這條街稱為“古董街”。・・・

上述由來的“古董大道”的起點“壺中居”和終點“繭山龍泉堂”的大樓都是東畑謙三設計的。

屋頂、窗戶、陽臺“壺中居”

屋頂、窗戶、陽臺“壺中居”有點在意的大樓@古董大道

竣工1973年。屋頂上部是緩慢的坡度,下部是陡峭的坡度,也就是所謂的曼薩德屋頂是其特徵。屋頂的存在感很大,整體上給人一種厚重的印象。窗戶的設計因樓層而異,也能感覺到動作。另外,2樓拐角的陽臺若無其事地很時尚。

「壺中居」的主頁https://kochukyo.jp/

 有點在意的大樓@古董大道

在“古董大道”的一角,還有作為“壺中居”近現代部門獨立的店鋪“畫廊”入住的“箔屋町大樓(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3-6-9)”。竣工1987年。設計是所有者廣田豐先生。雖然是建在拐角處的小租戶大樓,但是混凝土放開面、出角的處理、開口部的設計等,各個地方都能看到商品的優點。

“畫廊”的主頁https://www.kochukyo.co.jp/gallery-kochukyo.html

牆壁、空間、鏡框“繭山龍泉堂”

牆壁、空間、鏡框“繭山龍泉堂”有點在意的大樓@古董大道

竣工1960年。國家註冊有形文化遺產(建築物)。外牆正面的三面被牆壁包圍,演出縱深和空間。面向街道的北面和東面被稱為銘石的由良石(香川縣高松市由良山開採的安山岩)被配置成鏡框,牆面用帶有閥柄(防蟲、防腐、防鏽效果令人期待的氧化鐵)的黑漆喰完成。據說東畑謙三先生自己闡述了作為古美術的畫框而設計的宗旨(1960年發行的《國際建築》第27卷·第12號)。

“繭山龍泉堂”的主頁https://www.mayuyama.jp/

 

去“古董大道”的時候,不僅是古美術,建築物也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