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日記佃的悠閒鴿子
南子日記
走在佃上,鴿子悠閒地呆著。
完全放鬆了,變得圓滿了。
很可愛,不由得停下了腳。
這裡是佃河城21的遊步道。下樓梯就是隅田川陽臺。
北面架起中央大橋,南面架起佃大橋,對岸是龜島川水門及其對面是南高橋。從江戶時代開始,可以看到被稱為“鐵炮洲”的一帶。湊、明石町、築地…這裡是海的大門,江戶湊。
佃的歷史始於1644年,因與德川家康的緣分,在江戶的攝津國西成郡佃村的森孫右衛門領的漁夫們在幕府拜領的鐵炮洲的東幹潟百閒四方建造了島嶼。
第二年,連結江戶市中的渡船出現,到近年為止,作為江戶風情的遺留物而受到人們喜愛,有著300年歷史的“佃之渡”開始了。
1876年,因為交錢每人5釐,所以也被稱為“五釐之交”。
1927年,代替東京市運營的免費曳舟渡船,因龐蓬船的愛稱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隨著石川島造船廠的繁榮,佃島渡船一天往返70次,非常忙。
融入人們的生活,作為古老而美好時代的象徵,深深地刻在了許多人的記憶中。
這樣的佃島渡船也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舉辦城市急速變化的情況下,在佃大橋的完成和同時消失了。
“佃煮”當然也是在這裡誕生的。
漁夫的老闆娘們想著要一整天放在船上也不會腐爛的食物,以此為契機,用鹽水煮小魚做了。
不久,從下總國加入醬油後,就用醬油煮幹了。
這就是大家熟悉的佃煮味道。
佃的住吉神社被認為是日本橋魚河岸的守護,受到了眾多商人和水夫們的信仰。
茅場町的一位名叫伊勢太的日式酒家的番頭先生,在參拜的時候,被佃煮的地方,被其美味所感動,一定要在江戶市內大量出售,這是大受歡迎的。
之後,據說成為了向很多人推廣佃煮的契機。
佃至今仍保留著從江戶時代開始持續至今的佃煮老字號。
在佃河城21的散步道上,洋溢著季節的花。
水面上閃耀著初夏的陽光。
“這附近也有很大的變化啊…」
鴿子的背影看起來像是這樣說的。
“是啊”
和湊子。
“我喜歡這個城市”
“是的,我也是。”
這是一個安靜的下午,透過樹葉的陽光照得很柔和。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湊子
第184號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