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歡中央區了。
去年,為了參加中央區觀光檢定,買了“走著就知道的中央區知識百科”。其實走就行了,但是騎自行車去了那條路線。真是一段愉快的時光。
那麼,再次看了我家的書箱,發現“探訪中央區內散步史跡和歷史”共9集坐鎮著。翻一頁,深奧的內容讓人吃驚。從中央區的江戶時期到昭和時期的所有領域的事情都寫得很詳細。從1985年4月開始的宣傳報《區的通知中央》上刊登的內容更加充實地發行了書。
編輯發行是中央區企劃部宣傳課執筆者,川崎房五郎和野口孝一。
這是目錄的摘錄,我來介紹一下。
第1集:下町的一年、街道、生活、文明開化、文學的小徑
第2集:面向江戶的面貌、近代化、文化的足跡等
第3集:文明開化內幕、公立和私立學校等
第4集:江戶文化的閃耀、開化的綠蔭、女性活躍等
第5集:與外國的相遇、戲劇的主角們、漸漸淡薄的記憶等
第6集:向近代的胎動・永井荷風和中央區・築地小劇場等
第7集:生活在中央區俳人群像、郡虎彥、水中的人們其他
第8集:夢二永遠的女笠井彥乃・隅田川的水練場等
第9集:關東大地震、關東大地震後的銀座、銀座點描等
從第3集「公立和私立學校」第7集「生活在水中的人們」開始
根據明治政府的方針,雖說建立了國小制度,但寺小屋教育也不可缺少,與公立國小相比,寺小屋陸續轉業到私立國小。其中,“南八丁堀的鈴木學校”等是以名門中的名門而聞名的私立國小,據說畫家鏑木清方和歌舞伎相關人員學習了很多。
支撐百萬江戶市民衣食住行的物資運輸主要是海上運輸和船運。在負責人中,有人沒有在陸地上居住,而是在船上生活,被稱為“水上生活者”。這些人煩惱的根源是孩子的教育。據說在東京,最初為生活在水上的孩子開設教育設施的是巡查平間寺正純,1895年一邊工作一邊開設私立的“平間寺國小”,教授讀書、習字、算術、縫紉。之後,負責臨海地區的巡查和原巡查的兩位,接觸了水上生活者的孩子的實際情況,毫不隱忍地開設了“國小”,另外,1919年,山崎亮太郎調查了孩子們的實際情況,向東京市學務課呼籲救濟,其熱情不久就與公立水上國小的設立聯繫在了一起。1930年8月“東京水上尋常國小”在月島西仲通9丁目(現在的勝時1丁目)開學。有這樣的說法。
中央區立圖書館的官方網站
從藏書檢索中可以確認“中央區區內散步—訪問歷史遺跡和歷史—”的庫存狀況。
想看這本書的人,請試著檢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