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雨喬治

國土文化研究所開放研討會

7月29日,在日本橋浜町F塔廣場舉行了國土文化研究所的開放研討會。除了會場滿員的120人之外,還有地方電視會議上連結的40人參加了。

(株)建設技術研究所內的國土文化研究所,每年都不定期舉辦以土木相關技術為中心的國土和人們生活相關的公開研討會,本次迎來了第16次。

 國土文化研究所開放研討會

這次研討會的講師是文化廳文化資源活用課文化財團調查官北河大次郎。

《東京城市設計的軌跡》為題,以1940年夢幻的東京奧運會、1964年東京奧運會舉辦為目標,對城市近代化、道路交通網等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展示了當時的、現在的照片和資料進行了解說。

過去兩次共同點是,以奧運會舉辦為契機,以“近代化(國威發揚)”“技術創新的國家運營及城市建設”以及“用尖端技術的表現、實現”為理念推進了計畫。

遺憾的是,1940年大會中止了,但是實現了首都美化運動、第二京浜的立體交叉(響橋)、作為港灣事業的一環的填埋、勝哄橋架橋等。

1964年大會預定召開的時候,著眼於大會後的多摩新城整備,戰前開始的技術開化,首都高建設等正式化。另外,戰前的軍用地和皇族資產也被轉用到了體育設施和飯店。

1959年,就像大友克洋的漫畫《AKIRA》一樣,以東京灣為中心的“新東京計畫”也被計畫了(下圖)。

 國土文化研究所開放研討會

“新東京計畫”的計畫圖(資料提供:電力中央研究所)

 

以1964年東京奧運會為首,之後的墨西哥、莫斯科、首爾等所謂GDP大大低於美國的國家舉行的大會上,“發揚國威⇒發展”成為了一個大目的。從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商業主義”也出現了。2012年倫敦首次提出了“遺留(現在⇒面向未來的可持續性)”的概念。

那麼,令人在意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會怎麼樣呢?

 以成熟城市的未來形象為目標,致力於實現硬體新技術等。例如,氫社會、空中飛行的汽車、無電線桿化、外環道整備(1964年開始的課題)等。

 雖然只剩下一年了,但是我期待以奧運會舉辦為契機,過去⇒現在⇒面向未來,在維持和持續各地區的魅力的同時,再次認識東京豐富的傳統,向世界傳遞資訊的軟體方面也能成為充實的奧運會。

《多博博》的介紹

《多博博》國土文化研究所開放研討會

2016年8月,土木學會開設了線上土木博物館(通稱:Dbo博)。

多博博將整個地球比作土木博物館,使用獨特的影像作品和土木圖書館收藏的數字存檔等,逼近土木世界的魅力。

宣傳語:“平常的城市變成了博物館”

 國土文化研究所開放研討會

● 從8月8日開始“川展”

可以看到2分鐘的預告視頻。 ⇒https://vimeo.com/346653412

被日本美麗的大地和河流的影像所吸引。利根川水系的某水庫的無人機影像也有。

 

 

★感謝您這次也觀看了五月雨喬治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