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木挽町(2)

首先,我稍微敘述了一下木挽町(舊銀座東)的歷史,在下面的網站上,進行了相當詳細的說明。

 

 另外,“木挽町”在1951年改名為“銀座東”之前,從1丁目到8丁目都有,正如下面的網站所述,從1873年開始到1丁目到10丁目,1931年從1丁目到8丁目進行了重組。

 

另外,1931年重組時合併的“金六町”是“(舊)京橋國小”的所在地。京橋國小合併後的舊址上設置了現在的“京橋廣場”,“中央區觀光協會”就在這裡,原本的地名應該是金六町,之後應該是木挽町1丁目。

 

https://edo.amebaownd.com/posts/3330427

 

(以下是從上文網站引用)

 

>還寫著“木引町”、“木曳町”。這是因為江戶城修築時有很多木挽工匠居住的緣故。江戶時期三十間堀川東岸的南北狹長區域有1~7丁目。1660年(萬治3年),在5丁目(現在的銀座6丁目中)創立了江戶三座之一的森田座(守田座),1856年(安政3年),一直持續演出直到遷移到淺草猿若町為止。6丁目(現行的銀座7丁目)的山村長太夫的狂言座在1714年(正德4)與江島生島事件(繪島生島事件)連坐而廢止。除此之外還有河原崎座(的和森田座的休息櫓)、土佐彩繪戲劇等,戲劇茶館、料理茶館也在附近建造(江戶名勝)。另外,享保年間(1716~1735年)左右,5丁目有定火消的役宅。據說在面向紀井國橋際和汐留川的7丁目有很多船宿,文久年間(1861~1864)・慶應年間(1865~1868年)左右,沿著汐留川排列著10家左右的船宿。

 

 1868年5月12日(1868年7月1日),隸屬於江戶府。1868年7月17日(1868年9月3日),隸屬於東京府。1873年(明治6年)之前,合併了村松町及豐前中津藩奧平氏、伊予吉田藩伊達氏等相鄰的各大名上、下屋,將町域擴展到東側,成立了1~10丁目。1872年(明治5年)的戶數622·人口3196(府志費)。在沿著三十間川的東豐玉河岸上放置了很多倉庫,成為了共同卸貨場(畫報)。政府機關、銀行、公司等也設置了很多,8丁目(現在的銀座8丁目中)設置了通訊省,10丁目(現在的銀座6丁目的一部分)設置了農商務省。

 1878年(明治11年)11月2日,隸屬於東京府京橋區。1889年(明治22年)5月1日,隸屬於東京府東京市京橋區。1931年(昭和6年)~1932(昭和7年),根據帝都復興計畫的一環,將采女町、南水谷町(前身是京橋水谷町)、金六町和新富町1丁目、南八丁堀的一部分合併,再編成1~8丁目。1943(昭和18)年7月1日,隸屬於東京都京橋區。1947(昭和22)年3月15日,隸屬於東京都中央區。1951年(昭和26年)。改稱「銀座東1~8丁目」消失。現在的銀座1~8丁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