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遊系列第19彈】尾崎行雄將城市從江戶到東京
你好!我是活躍特派員Hanes(Hanes)。
最近,平時不經意通過的現在的名橋日本橋,在1911年架設,已經過了100多年,這一事實讓我再次感到驚訝。
架設時,儘管時代已經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發生了變化,但那座橋的銘牌上的揮毫是江戶幕府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所寫的。
那麼,為什麼他寫筆呢?
實際上,當時的東京市長尾崎行雄為了在將軍腳下的日本橋留下江戶時代的面貌,委託了他。
現在也能像這樣在日本橋看到江戶的遺跡,這也是很大的,我想為做出這個決斷的尾崎原市長鼓掌。
因此,在現在的日本橋上留下江戶要素的尾崎原市長是怎樣的人物,為了知道和現在的中央區有什麼關係,沿著以日本橋為據點的甲州街道,現在去了作為紀念館的他的出生地。
尾崎碓堂紀念館
這次訪問的尾崎橿堂紀念館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被稱為“憲政之神”的尾崎行雄(碓堂),在出生地尾崎家世世代代的宅邸遺跡(相模原市綠區又野)建造的。
(在提出幾號水準點的時候,稍微涉及了他的像所在的憲政紀念館的用地(千代田區)。)
那個紀念館可以免費參觀,比預想的還要發現了和中央區的接觸點。
這次從他有趣的人生中,與獲得攝影許可的紀念館所藏的資料一起簡單地報導東京市長時代及臨終時期。
東京市長時代和臨終時
在東京市議會一致通過第二代東京市長就任後到辭職為止的9年間,他的主要工作是市區改正(市區的整備)、東京築港(隅田川河口改良)、自來水擴張(斷水對策)、下水道的改良(惡臭對策)、道路的擴張、鋪裝(塵埃、泥濘對策)、植樹(街道樹)、電車的市有化和瓦斯公司合併開館、東京市立日比。
首先,關於市區製的修正問題和道路擴張,我想再深入探討一下。
殘留著江戶時代風貌的20世紀初的東京,狹窄的小巷裡擠滿了小木造住宅,一旦發生火災,那就已經是大慘案了。
從代表江戶時代的明歷大火和“火災和吵架是江戶之華”這句話來看,也很容易聯想到吧。
說到道路,天氣好的時候塵埃就會飛舞,一下雨就會變成泥田,人連走都不能正常行走。
正是因為尾崎有了改善這些,致力於東京城市基礎建設的功績,才有了現在的東京和中央區也不為過。
但是,即使是視察了歐美城市道路情況的市議會議員的有力者,也很難得到對道路改良(道路擴張、鋪路)的理解。
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文化差異。
西洋人不管天氣和場所(包括家裡)都穿鞋子,而日本人則在晴天穿日和木屐,雨天穿木屐,在家裡脫木屐。
而且,據說當時東京市內有1萬家左右的木屐店,如果道路鋪設的話,木屐的牙齒就不會減少,木屐賣不出去的話,作為繼續營業的生死問題,木屐店們發起了反對運動。
我以為改良成更加方便、便於行走的道路,當時大家都很歡迎,但實際上僅僅靠方便是無法收拾的道路和鞋子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僅僅是考慮物理變化的城市建設,有時也要考慮看不見的文化方面,在得到市民的理解上也很重要,這不是和現代也相連的教訓嗎。
另外,街道樹的植樹和電車的市有化也很難得到理解,也曾發生過反對運動。
由於關東大地震和東京大空襲的影響,在那之前的東京現在不太為人所知。
但是,雖然當時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但是尾崎遺留下來的對於城市基礎的想法和功績,我想在今後的街道上有意識地去做。
而且,你知道他為了確保東京市民的飲用水,投入了巨額資金確保了奧多摩廣大的群山嗎?
即使是當時的人們,市政府也沒有考慮過收購作為水源的山並擁有的大規模構想吧。
正因為這樣的原委,東京市所有的山和中央區的森林一樣是位於檜原村的都民之森!
訪問都民之森時,偶然發現的精工捨(精工控股公司)的八角時鐘,【郊遊系列第14彈】不僅僅是森林!在檜原村發現的“中央區”進行了介紹。
像這樣在明治時代初期也被重視的飲用水的確保,不過,希望明年參加中央區觀光檢定考試的人記住的是現在COREDO日本橋Anex用地的名水白木屋的井。
這次的詳細情況雖然省略了,但是無論是江戶時代還是之後的時代,確保良水和飲用水都是很重要的。♪
並且關於東京築港(隅田川河口改良),尾崎以前經濟學家田口卯吉說:“外國的大城市有港口的地方很多。東京也考慮築港”。
由此開始填埋,1892年月島第一號填埋地,1894年第二號填埋地完成。
雖然這次的報導還沒有達到,但是如果深入挖掘尾崎的功績的話,我想在流經中央區內的隅田川也有一定的關係吧。
如前所述,尾崎為東京城市基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1954年7月,在病床上稱讚維護憲政和確立議會制民主主義的努力,並授予了眾議院名譽議員的稱號。
同年10月,97歲(滿年齡95歲10個月)的一生落下了帷幕。
11月3日,在築地本願寺,眾議院舉行了盛大的葬禮,當時的天皇皇後兩陛下也表示深深的哀悼。
這樣的尾崎生前吟詠了這樣的短歌。
“如果知道過去都是未來諺語的準備的話,既有貴也有苦惱”
“到昨天為止能做的事和看的事都應該明天去的路的路標”
“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越過,就應該發光。”
後悔過了無用的生活是錯誤的,到今天為止的失敗是為了今後成功的考驗和準備。
想著“人生的舞台總是在將來”而生活,這才是他的活力吧。
功績和人生觀非常有趣,我想繼續調查一下。
【參考文獻】
西川圭三《碓堂・尾崎行雄的一生》(論創社,2009年)
可以在中央區立京橋圖書館藉到。
・1885年,成為了日本橋區選出最年輕的東京府議會議員。
・在開設國會的同時,在明治憲法下進行首次總選舉的時候,尾崎看了美國和英國的議會學到了很多東西,從父親的任地三重縣作為眾議院議員的候補者參加競選,決心作為政治家走下去。那麼,為什麼不是從家鄉的津久井,而是從三重縣參加競選呢。
・家鄉是津久井,作為眾議院議員的候選人參加競選的是和三重縣東京不太熟悉的尾崎,但是從就任東京市長的經過來看,據說有朋友的推薦。在其背後,受到了曾經的政敵、被刺客暗殺的星亨的想法。
在意這些詳細情況的人,請一定要拿到本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