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到了紫陽花因雨而濕潤的季節呢!
在持續了260多年的太平時代,為了從鎖國時代唯一與海外接觸的長崎出島、從那裡來到江戶的荷蘭商館的水母們(定宿是日本橋的“長崎屋”)那裡探聽世界形勢,以蘭學為基礎想要吸收西洋知識的人們從築地來到了日本橋!
安永3年(1774年),由杉田玄白、前野良澤、桂川甫周等人翻譯的《泰赫爾・阿納托米亞》成為了《解體新書》。(桂川甫周的宅邸遺跡在平成大道、京橋築地國小的斜向方向。)
在現在的聖路加國際醫院(及護理大學)附近的中津藩中宅邸進行了翻譯工作。在這座宅邸之後,安政5年(1858)福澤諭吉開了蘭學塾,慶應義塾大學也是這裡的發祥地!(正如碑上寫著“蘭學之泉就在這裡”一樣,全球化思考的DNA被牢牢地繼承到了這裡!)
這座紀念碑的後方有一個明月公園。在那裡,不知為何有西博爾德的胸像和紀念碑。
文政6年(1823),西博爾德雖然是德國醫生,但作為荷蘭商館員赴任長崎,開設了鳴瀧塾,在江戶的長崎屋也對幕府的學者進行了面試指導。與此同時,他也埋頭於植物採集和研究,還出版了日本的植物圖鑒。愛的日本妻子的稱呼是“瀑布先生”,或許是對可愛盛開的紫陽花寄予了同樣的想法吧,編纂的植物圖鑒上寫著“紫陽花”,原文中寫著H.Otaxsan。
兩位愛女“いね”(楠本いね、荷蘭いね)於明治3年(1870年)在這個築地開了產院,作為日本人的第一個女醫生繼承了父親的DNA。
在與拂曉公園相鄰的中央區立鄉土天文館“時間圓頂明石”,現在作為第7屆特別展正在舉辦“築地小劇場展”!
以《築地小劇場~追溯從震災到戰爭災害的軌跡~》為題的全33頁的全彩色特別展圖錄中展示的公演海報、劇場模型、檢閱劇本、伊藤熹朔的舞台裝置(美術)原畫、舞台照片等,永久保存版!特別展的入場費(包括紀念演講會)這個圖錄都是免費的Triple Happy!
今年是築地小劇場開場85周年,第一次紀念演講會(6月3日)是明治大學名譽教授菅井幸雄先生的《築地小劇場·新劇史上的意義》,自己作為演出家兼帕特隆支持這個劇場的土方與志,被稱為新劇之父的演出家小山內薰(慶應義塾文學部出身)那樣,強有力地鼓起了青春活力的劇團的劇團
從江戶幕府末期到明治、大正逐漸擁有全球化的視野,在不斷變化的新生日本,不是日本的傳統戲曲,而是以翻譯劇為中心的“新劇實驗劇場”,在小山內薰去世之前的58個月內,加上84次的例行公演,近40次的地方公演和特別公演進行了公演!在現代戲劇界絕對不可能?!
不僅是演員陣容(千田是也、瀧澤修、杉村春子等),包括經營(淺利鶴雄)、舞台裝置(伊藤熹朔)、音響效果(和田精、山田耕騏)等相關人員,其DNA被子孫和弟子們繼承,代表日本的演員、劇團製作人、插畫成為畫家、音樂家活躍在各個方面的人也不在少數。
大正13年(1924年)6月13日至昭和20年(1945年)3月在築地的這個築地小劇場,是我國首個“庫佩爾·霍利森特”(圓頂型的彎曲牆)和提示者·箱(用於演出者的台詞)的哥特式·羅曼內斯式4人式劇場(收容式劇場)。作為走在時代最先進的實驗劇場,他沒有失去挑戰精神,跨越了許多波濤洶湧的浪潮,但現在只把它的影子作為浮雕保留在了舊址上。
這個築地社區也許流傳著超越時代傳達什麼的能量和繼承了熱情生命的DNA!
Let`s find our roots in Tsuki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