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中央區這裡有歷史<10>~區境舊龍閒川的遺跡~

[卷渕彰/寫樂] 2009年9月8日18:30

與神田的交界處有龍閒川。曾經是神田區和日本橋區,現在的 千代田區 中央區的區境是舊龍閒川。戰後馬上就被填埋了,但是因為那個舊址是胡同狀的地形,所以可以走路。


0913_10_090909ryukangawa.jpg 與濱町川相接的附近是“龍閒兒童遊樂園(日本橋小傳馬町19-4)。這裡是不是模仿了架在區境·龍閒川上的橋,總覺得有一種讓人感受到鄉愁的情景(照片上)。夾著照片中的橋,左邊是 中央區,右側為 千代田區中央流經舊龍閒川。


這附近架設的橋,明治時期是“玉出橋”,江戶時期的畫圖上也有“幽靈橋”,是一個看起來很恐怖的地方嗎。現在這個遊樂園的位置是 中央區 千代田區共存。中央區一側與“竹森稻荷神社”相鄰, 千代田區一側有日式建築的公共廁所和遊樂設施。


龍閒川是連結日本橋川(舊外壕)和濱町川的堀川。1657年(1657年)的大火後,為了防火築起了8丁(約870米)的堤壩,1691年(1691年)左右,町人的費用開鑿了堀割,通稱“神田八丁堀”。當初也被稱為白銀堀,後來被命名為龍閒川。據說龍閒之名是因為在河西側的城鎮裡住著御和尚“井上龍閒”。


神田八丁堀是十返捨一九,1765年(1765)-1831年(1831)。東陽院的墓碑被指定為中央區民文化財產史跡)《東海道中膝栗毛》中彌次先生(彌治郎兵衛)住在這條新路的小租房子裡,作為滑稽本的舞台而廣為人知。


在與日本橋川相接的西端(日本橋本石町四丁目)起了“龍閒橋(龍閒橋)”。1926年(1926)架橋的柱子和橋位數的一部分,現在還殘留著(照片下)。當時橋長10.5米,寬27.0米,是我國首個鋼筋混凝土桁架結構。龍閒川從龍閒橋往東,有白旗橋、西仲之橋、今川橋(國道17號)、東仲之橋、地藏橋(昭和大道)、火除橋、九道橋、甚兵衛橋、玉出橋。今川橋遺址和地藏橋遺址上設置了紀念碑和說明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