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你知道《熙代勝覽》嗎?

[滅紫] 2012年2月2日08:30

到入館為止的等待時間30分鐘,在《清明上河圖》前210分鐘的報導中,雖然有點害怕,但是展示期間臨近結束的下雪天的下午,我去了東博。
看了“等待入館0分鐘”的時候,雖然笑著說讀得正確了,但是在“清明上河圖”前還是等了180分鐘。
“清明上河圖”隊伍旁邊的泳道?窺視之後只感受到氣氛而退散。即便如此,這種擁擠方式也是異常的。“東博的貸款費支付了多少?”我很在意多餘的事情。


正如高承所說,《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的徽宗皇帝在畫卷上描繪了12C初開封(人口150萬人)都城的繁榮景象。畫在24cm、5m的畫卷上的人有777人,人有5mm左右的大小。因為是唐突的結束方式,所以會繼續嗎?據說是這樣。


這麼說來,我想起了“熙代勝覽”。>我想應該有很多人知道,這裡在捷運三越前站的地下中央大廳牆面上設置了約17米的複製品。
這是1805年(1805年)從東面俯瞰當時的日本橋到今川橋,詳細描寫了町人文化。原畫長43.7cm,長1232.2cm,捷運中央大廳製作的是1.4倍。2009年由名橋日本橋保存會、日本橋地區文藝復興100年計畫委員會製作。

100_0383.JPG原畫收藏在柏林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據說1995年柏林的收藏家委託美術館,1999年文藝員確認是日本的作品。到收藏家為止的經過完全不明。根據資料,雖然知道題字是書法家佐野東洲,但是關於畫師,現在還不清楚,一般認為這是以北尾政演的名義作為畫師活躍的山東京傳。


“熙代勝覽”是從“熙代勝覽”的意思出發,被認為是“為了將當時江戶的繁榮留給後世而製作的”。


那麼請給我畫卷的一部分。

100_0388.JPG 100_0389.JPG

100_0390.JPG在畫上登場的人物有1671人(誰數了?!)
其中女性200人,人以外的野狗20只,馬13頭,牛車4輛,猴子1只,鷹2只。購物客人、甩賣、辻占、讀賣、僧侶等都描繪在維維德。
根據說明,在這幅畫的正中央,塗著的蒸籠一樣的東西重疊在一起拿著的是壽司賣。
因為是細緻的描寫,所以看了也不會膩煩。


和美術館不一樣,不擁擠,可以慢慢欣賞。而且不需要入場費。穿越時空回到江戶文化最成熟時期的江戶城鎮,暫時玩一下吧。


地點捷運三越前站地下大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