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關中央區的鐵路小故事,第6彈。
這次就來介紹一下通往海外的交通路線。
作為中央區的海外交通據點,不管怎麼說都會想到箱崎的〔東京城市航空終點站〕(愛稱T-CAT),這次的系列說到底以“鐵路”為主角,從這個視點來看吧。
我國的航空行政以國內和海外的分離為目標,1978年(昭和53年)作為海外航線的據點〔新東京國際機場〕(成田機場)開港。去海外的人和入境的人,很多人都在東京市中心和成田之間移動。
在區內行駛的鐵路中,JR總武快速線(地下)有“成田快車”和“機場快車”,都營淺草線也有“成田交通特快”。這兩條路線都是從市中心不用換乘就能到達海外窗口的便利交通路線。
話說回來,你知道實際上曾經有過“成田新幹線”的計畫嗎。
以成田開港前的開業為目標,於1974年(昭和49年)動工,但由於沿線居民的反對而受挫,動工凍結後,由於國鐵的民營化,最終中途放棄了“虛幻的高速鐵路”。
利用當時取得的車站用地和鐵路用地,東京市中心一側開通了〔京葉線〕,千葉縣一側轉用到了〔成田交通路線〕。據說現在的京葉線·東京站原本是為了新幹線而準備的。
如果就那樣建設了新幹線的話,應該和從鍛冶橋大道的地下到八丁堀附近的現在的京葉線走著幾乎相同的路線。一想到新幹線電車在八丁堀站旁的櫻川公園地下附近高速行駛的樣子,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隨著時間的流逝,羽田機場也再次國際化,上述的都營淺草線作為通往這裡天空的交通也被視為珍寶。作為成田和羽田的直接路線,價值正在提高。為了進一步高速化,淺草和泉岳寺附近也有在其他線路上短路的計畫。
對天空的憧憬越來越高。從中央區到中央區,通過中央區,向海外擴展新的夢想。又想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