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第10次的參拜地是“鐵炮洲稻荷神社”。這次,我也會考慮到散步和吟行而去拜訪。
這個神社是以東銀座、新富町、湊町、入船、明石町一帶為氏子地區的歷史悠久的神社。據緣起,有著千多年前就作為產土神被信仰的歷史,經過幾次遷座,明治元年(1868)被鎮守在現在的所在地。(請參考以前採訪過的報導)
江戶時代也曾被稱為“湊神社”、“浪約翰稻荷”,手頭的古地圖上寫著“浪約翰那利”。去年5月因大地震延期1年的大祭時隔4年舉行,氣氛非常熱烈。本公司的神轎因在氏子町內的歌舞伎座前被扛而聞名。
院內有一個叫做“鐵炮洲富士”的所謂“富士冢”。據說在江戶時代的社地更大,作為當時的江戶名勝之一被數。“富士冢”是江戶時代富士山信仰即淺間神社信仰盛行的時候,為了能輕鬆參拜而在各地建造的“迷你富士”。在區內,這裡是唯一的東西。
在有貫祿的鳥居旁邊掛著“由來寫”,可以學習這個神社的簡介。在正殿的兩側,寫著“す組”的天水盆顯示著存在感。“す組”是江戶町消防四十八組之一,是負責這個地區的組的名字。現在在祭禮的時候,汲取這個傳統的人們放吟“木遣”來慶祝是慣例。
那麼,說起這個季節的“鐵炮洲稻荷神社”,首先想到的是“寒祓”。在現代一般被稱為“寒冬游泳大會”,原本就是在寒冷中祈禱無病無災,淨化身體的祭神儀式。今天也有很多下帶的男人們聚集在一起,用幹勁十足地裝著冰柱的冷水裡哄的聲音,是名產活動。(照片引用了神社主頁)
今年是這個週末13日(星期日)舉行。因為是非常罕見的“裸祭”,所以一定要去參觀一下哦。
這樣的傳統活動也在當地的氏子和鎮上的年輕男子們的努力下代代相傳。不僅僅是繼承活動,我認為這是一種匯集了氣魄、自豪和責任感的文化。即使到了平成時代,也要感謝祭神儀式的存在。
中央區還有很多傳統活動。我再次感受到這個城市是一個文化和文明的城市。
・・・鎮眾的肌膚上澆熱水的寒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