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手頭1861年(1861年)的地圖,現在的勝哄橋腳下有“御軍艦操練所”。1857年(1857年),軍艦教授所(之後成為軍艦操練所)在築地講武所內創立,1860年(1860年)成為專用地。之後,因為火災轉移到了浜離宮,是繼長崎海軍傳所之後的海軍歷史遺跡。
在軍艦操練所的勝哄橋的旁邊有一座“海軍會計學校的碑”。1874年(1874年)創立的海軍會計學舍於1907年成為海軍會計學校,1932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在築地。據說這所學校產生的很多會計人員都為戰後日本的復興做出了貢獻。
築地市場場內的“魚河岸水神社”前面有“旗山”的碑。1872年,海軍省在此地懸掛著海軍卿旗的“浴恩園”的假山被人們稱為旗山,這是紀念碑。這裡可以說是我國海軍的發祥地。
面向銀座方向,在采女橋前,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後面排列著“海軍兵學宿舍遺址”和“海軍醫學學校遺址”的碑。1869年在築地創立的海軍操練所在第二年3年改名為海軍兵學宿舍。1876年改名為海軍兵學校,直到1889年遷移到廣島縣的江田島為止,海軍的教育在這裡進行。轉移到江田島後,這座建築物在關東大地震央燒毀之前被用作海軍大學。
海軍軍醫的教育始於1873年作為海軍醫院附屬學舍在築地。雖然發生了很多變遷,但直到1929年新校舍建成為止,作為海軍醫學學校在這裡培育了許多醫療相關人員。
現在,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正在建設新的建築物,通常出入口被關閉,看不到這個碑,但是向警衛員打招呼的話可以參觀。
現在築地的前面是隅田川,明治初期作為海岸,海軍的很多設施都在這裡是理所當然的。面對隅田川,想起過去的情景也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