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戶歌舞伎的發祥地,在極為興盛的中央區,留下了與歌舞伎有關的史跡。其中一個是木挽町戲劇町遺址,江戶時期,山村座、河原崎座以及森田座舉著櫓的地方。新裝後成為話題的歌舞伎座也是舊木挽町,在離那裡稍遠的地方,江戶三座中的森田座受到了戲劇的歡迎。
現在所在地是銀座六丁目的昭和大道西側附近(照片上),最近設置了說明板(照片中央)。這是再次認識至今為止繼承的歌舞伎歷史的機會。
江戶歌舞伎的發祥地是1624年(1624年),以中橋南地的“猿若座”(之後的“中村座”)為首,之後遷移到堺町。接著,“市村座”在葺屋町舉起了櫓。兩町被稱為二丁町戲劇町(現在的人形町)。
另一方面,在江戶時期的木挽町五丁目,明歷大火後的1660年(1660年),以森田勘彌為座元,戲劇小屋“森田座”提高了櫓。這三個是江戶三座,是官許的戲棚。
森田座的南鄰,當時的木挽町六丁目已經有1642年(1642)開場的“山村座”戲劇小屋了。當時包括這個座位在內被稱為江戶四座。接下來還建造了“河原崎座”,但不久就變成了廢座。山村座因之前的“江島生島事件”於1714年(1714年)廢座。
木挽町和堺町、葺屋町的江戶三座,在天保改革中被轉移到猿若町之前約200年左右,因江戶市中的歌舞伎人氣而繁榮起來。現在的中央區從江戶時期開始就是歌舞伎演出的中心地。
之後的森田座在幕府末期時期改名為守田座,1872年(1872)在新富町再興。之後改名為“新富座”(照片下)。與1889年(1889年)開業的歌舞伎座一起,兩座在眼睛和鼻子的前端爭奪歌舞伎的演出。新富座在關東大地震央受災、廢座。現在所在地是京橋稅務署的所在地。@卷渕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