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好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50周年。
為了紀念這個,各地都舉行了活動,在電視節目中製作了特集,總覺得成為了話題。
(照片:2014/10/11中央區勝時開始,隅田川對岸、汐留的風景、1964TOKYO奧運會第50次)
為了迎接這次奧運會,新幹線、高速公路、單軌電車等各種交通基礎設施都得到了完善。
在中央區,我還是想起了在日本橋上空築起的首都高速。
(照片:2014/11/2中央區整座博物館的日本橋免費遊輪)
其他列舉的是戰後第一次架橋在隅田川的“佃大橋”。
雖然沒怎麼被廣泛報導,但是
因為和奧運會一樣在1964年開通,所以今年也是50周年。
這次我們就這座橋進行了報導。
這座橋是連結佃島、月島方向和明石町、市中心方向的橋,但在姿態、形狀上並不能說有很大的特徵。
但是為了趕上奧運會,集結了當時的技術,緊急進行了架橋作業。
可以說是象徵著這座橋建造時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的姿態吧。
在這座橋建成之前,與橋位於同一位置的“佃之渡”船成為了市民的腳,
據說在橋開通的同時,這艘渡船被廢止了(1964年8月27日)。
在中央區立圖書館的主頁上可以檢索以前的圖像,但是試著檢索了一下,發現了當時珍貴的照片。
連結⇒佃大橋開通
這個佃島的渡船,沿著原來的地方可以追溯到連結佃島和江戶市中的江戶時代初期的手劃渡船,所以
實際上是在320年的歷史上落下了帷幕的事情。
連結⇒佃島的渡船
由於奧運會,各種各樣的歷史都沒有被創造出來。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失去的東西,這樣吧。
我在這座佃大橋附近找了這艘渡船的面貌。
第一個是位於有渡船的隅田川兩岸的“佃島渡船的碑”。
渡船本身也有各種各樣的變遷,這個石碑是1927年當時東京市運營的渡船的運費免費時建造的。
另一個是在佃島・住吉神社的水盤捨欄杆間雕刻的“石川島的燈塔和佃的渡口風景”。
如果去住吉神社參拜的時候,請在水盤捨洗手的時候,請清楚地往上看。
這座建築物的四方分別雕刻著不同的佃島,其中一個是“石川島的燈塔和佃的渡口風景”。
據說是明治時代雕刻的。
那麼,在這50年間,這座橋周圍的環境和景觀也發生了變化,從這座橋上的風景也時時刻刻地發生了變化。
這座橋上的開放感非常出眾,視野很好,可以看到很好的風景。
在隅田川上游可以看到中央大橋和天空樹的風景。
當然,佃的街道和利物浦的公寓群等也映入眼簾。
下游方向有三連拱橋?
最近又增加了新的景色。
隅田川最下游的“築地大橋”的一個拱門和前面的“勝哄橋”的兩個拱門
佃大橋上有著同樣大小看起來不重疊的地方。
1964年當時的人們能想象到50年後的現在這樣的風景嗎?
50年後,完全無法想象會變成什麼樣的景色,但希望能留下日本古老而美好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