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稍微學習了一下東京都中央區的歷史,知道了1947年“舊日本橋區”和“舊京橋區”合併的時候,戰勝歷史和傳統的“舊日本橋區”對新興的“舊京橋區”的合併表現出了觝觸感,對於“日本橋兒”的心情,產生了很大的共鳴。
讀了各種各樣的資料,在“日本橋區”,戰前,特別是關東大地震前等,在職住附近,丈夫和傭人都同居,丈夫也在地區的國小等地擺放桌子,有著濃厚的地域一體感。入贅女婿也是慣例,形成了和大阪的“船場”相似的地域社會。
在“東京都中央區”誕生的10多年前,在“日本橋”出生成長的谷崎潤一郎,關於關東大地震後的東京、日本橋的“復興”,“最嚴重的是日本橋兒的命運。他們家的遺跡被納入了京橋銀座丸之內的勢力範圍......”(《東京的懷抱》《中央公論》1934年1~4月)。
此外,吉井勇(1886-1960)
日本橋的吊環也讓人覺得悲傷的屁股(《到昨天為止》)
這樣唱著。吉井勇雖然不是像谷崎那樣出生的日本橋也不是長大的,但是好像在吟誦很多日本橋和日本橋附近的歌呢。 然後,之後(1938年)移居到關西(京都)。在關西,和谷崎、川田順等人也有過親密的交往。我從著名的歌曲來看,吉井勇被誤認為是關西人,“只園午睡的時候也會把枕頭放在水裡”。好像是伯爵出來的,但是在府立一中落第了。上面的歌,是不是把自己的人生的挫折準於日本橋地區的勢力下沉嗎。 《到昨天》是1913年發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