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大丸百貨店

[CAM] 2015年6月17日18:00

  

 我上的國小和中學,夾著心齋橋(大阪市中央區)的大丸百貨店御堂筋,位於東西附近。因此,對我來說,“大丸”是百貨店的代表性存在,戰後在東京站八重洲口開設東京店的是“首次進軍東京””。

 

    但是,在長谷川時雨的《舊聞日本橋》中,“出現最多的街道的基點有一個名詞叫大丸。這正好是指現在三越綢緞店,當時的日本橋文化是繁華地中心點,在通油町對面的拐角、大門大道中間夾在四辻,是一家毅然聳立著的大倉庫建築有名的吳服店。有一次,大傳馬町四丁目大丸綢緞店所在地的地名被改名為通旅籠町,在大丸工作了多年的忠實的權助,因為主家的重要性和町札的重寫而被罪了,這家店成為了城市的象徵。”讀了這番話,那家東京店曾經有過日本橋的代表。

 

    在現在的“大丸松坂屋百貨店”主頁上看了“大丸的歷史”,如下所示。

 

1717

<1717年>下村彥右衛門正啟在京都伏見開設了一家吳服店“大文字屋”。(大丸創業)

1726

〈1726年〉在大阪心齋橋一帶開設了大阪店“松屋”,開始銷售現金正札。
 (現心齋橋店現在所在地)

1743

〈1743年〉江戶日本橋大傳馬町3丁目開了江戶店。

1910

〈1910年〉江戶店、名古屋店關閉。

1954

〈1954年〉東京站八重洲口開了一家東京店。

 

   在塞登斯特克《東京下町山之手(LOW CITY,HIGH CITY)》(安西徹雄譯)中,如下所述。

 

>(路面)電車的影響更大。綢緞店的大丸就是典型的。在現在的百貨商店中,從以前的綢緞店發展起來的例子並不罕見,大丸也是其中之一,18世紀在日本橋開業,明治中期比三越等地更加繁榮。正如長谷川時雨所寫的那樣,大丸說:“正好現在是指三越綢緞店,當時的日本橋文化,是繁華地中心點。”但是大丸和其他店不一樣,沒有面向從銀座穿過上野的電車大道。於是客人逐漸遠去,明治末期不得不離開東京的店,撤退到關西。回到東京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事,但是這次為了不偏離交通便利,在東京站的車站大樓裡開了一家店。(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