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路加國際大學(舊聖路加國際醫院)聖路加禮拜堂”是明治35年(1902年)由美國聖公會傳教醫生托伊斯勒創立的聖路加醫院的禮拜堂而成立。
現在的禮拜堂是經過1923年關東大地震和2年後的火災於1936年建造的新哥特式風格。(裝飾是裝飾藝術裝飾風格)
據說當時無論哪個病房都能看到醫院屋頂上的十字架,成為了患者的精神支柱。
現在,醫院舊館2F的“禮拜堂(禮拜堂)”和新館2F的玩具斯拉紀念廳(1992年完成<小禮拜堂>)兩個“祈禱場所”。
作為“一邊安撫心,一邊尋找能夠應對疾病等各種煩惱的能力的場所”,作為聖路加國際醫院/國際大學進行的醫療、教育精神支柱的啟示場所,一直擔負著作用。
兩個“祈禱場所”在走廊連結著。
近年來,在醫院用地整體的再開發事業(聖路加生命科學中心構想)中,包括舊醫院棟禮拜堂在內的中央部分也被保存修復。
(“禮拜堂及附屬舊病房”為都選定歷史建築)
從舊館的塔上,每天8點半、12點、18點播放聖歌的旋律。
傍晚,十字架豎立的尖塔被點亮成橙色,清晰地浮現在夜空中。
庭院裡種植的“十月櫻”。
亞種是江戶彼岸和豆櫻雜交種的彼岸花,從10月到初春斷斷續續地開著小重瓣的花。
花色為白色~淡桃色,3~5朵稀疏開花。
雖然沒有華麗感,但是以點燈的禮拜堂為背景,營造出只有這個季節才有的凜然風情。
漂浮著清新庄嚴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