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晴海1丁目、2丁目的晴海大道走的話,就和從勝哄橋來的晴海大道交叉。從勝哄橋來的晴海大道的延伸部分好像顯示為“有明大道”。在十字路口的派出所,我問了員警確認了一下,員警也發現街道的名稱並不一定知識充足。
左側的建築物是2003年關閉的浦島飯店,是現在的晴海中心大樓。右邊看到的是“有明大道”。
沿著晴海大道再往前走,有一個標誌著西元2600年紀念日本世博會事務局棟遺址的標誌牌。
是月島員警局的新政府大樓。該署管轄月島、佃、豐海、晴海各地區。從勝時6-7轉移到晴海3-16-14,從2014年7月7日(星期一)開始在這裡業務。
是從築地大橋延伸過來的新道路。
我叫“放心廣場春美”。這是利用清掃工廠的排熱,以增進地區居民的健康和培養社區為目的,於2001年(2001)開業的設施(百科;112頁)。
晴海碼頭(客船終點站)。平成3年(1991年)為紀念東京港開港50周年而開業(百科;113頁)。在“整個博物館2015”,將舉辦“春海Autumn Festival”。
從晴海3~5丁目的晴海大道返回,左轉,在黎明橋渡過朝潮運河。
走向勝哄橋的晴海大道,與清澄大道交叉,到達了“勝時”的十字路口。 這附近商業大樓、公寓增加,為了應對利用人口的急劇增加,大江戶線勝時站正在擴建中。
過了勝時十字路口再往前走,左邊可以看到月島第二國小,勝哄橋就在眼前了。
我是從勝哄橋附近看到的築地市場。以1923年(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為契機,從日本橋遷移,1935年(1935年)開場,在東京都內11個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中擁有最古老的歷史,決定向豐洲轉移。經過也有各種各樣的議論,但最終決定於2016年11月7日正式決定了豐洲市場的開放方向。
勝時橋的時候,設置了海軍會計學校遺址等紀念碑,下面是勝哄橋的紀念碑。
這是從勝哄橋面臨的佃月島的景象。
至此,終點(出發點)已經臨近了。 今天的巴士預定在1小時左右運行這條路線,我從星期天(10月25日)到星期三(10月28日)4天,最初的3天徒步,最後一天騎自行車,共計花了10個小時以上。
雖然是突然的學習,但是整理後理解了至今為止沒有系統地了解過的中央區內街道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