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
嗯。只有這些嗎?
現在在哪裡,情況是什麼?
在工作單位嗎?在回家的路上嗎?回到賓館了嗎?
水、食物、電、煤氣?
只要沒問題,情報就不足!
4月14日,從夜晚開始的熊本九州地震的群發。
長子以為在博多,於是發了擔心的郵件,就去熊本出差了。
即使再次發郵件告知情況,也沒有回應。
終於還回來了,只有一句話。
“真的......我只知道是可以發郵件的情況。」
第二天,我在書店買了防災書《東京防災》。
由東京都總務局綜合防災部防災管理課編輯發行。
有以東京消防廳為首的豐富多彩的合作和出典。
我知道書的存在。
黃色地上寫著黑字。
“現在做吧。保護自己免於災害。東京防災”
以前,即使拿在手上,也會說“幾乎是知道的內容”,然後放回原來的架子上。
現在,在想重讀的衝動下,一口氣翻開了一頁。
要點簡單易懂地總結了一下。
在“復習猜謎”中,為了進一步將知識滲透到身體裡而下了功夫。
價格,加130日圓的消費稅。
如此有利用價值的內容,緊湊地融入其中,非常優秀。
在生活重建支援制度和災害應對黃頁上,貼上了便簽。
從有樂町站往銀座方向走,就到了數寄屋橋十字路口。
屋頂和磚瓦建築的“KOBAN”是築地員警署數寄屋橋派出所。
在那條人行道的盡頭,有一座北村西望先生的銅像“燈台”。
這是一部戴著頭盔舉起火把的青年,充滿了服從獅子的力量的作品。
1923年關東大地震10年後,作為紀念塔被設置了。
台座上寫著“在突然的地震央不斷準備”的標語。
作為寺田寅彥先生的話流傳下來,這和“天災是在忘記的時候到來的”相通。
那個時候,也要充分發揮知識,做好身體活動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