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星期四)晚,在日本橋社會教育會館的大廳,舉辦了文化講座“圍繞日本橋的飲食故事”,聽了第二屆“日本的‘食’在日本橋”
講師是食品記者・飲食文化研究家向笠千惠子。
在演講中,作為“日本橋的味十選”,列舉了鰻魚、蕎麥麵、天婦羅、壽司、稻梨壽司、飯鍋、親子蓋飯、白魚、鰹魚、煮染、金刃、人形燒等,說明了各自的歷史和江戶的飲食文化。
另外,介紹了“食之街道”,日本橋味十選的基本作為“生魚片”,有さ(砂糖)、し(鹽)、す(醋)、せ(醬油)、そ(味增)的說明。
既有知道,也有不知道,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半小時。
上一周的9月29日(星期四),還參加了第一屆“從浮世繪看江戶的食物”
講師是國際浮世繪學會的常任理事新藤茂先生,這是以浮世繪中描繪的食物為中心,教給我們浮世繪的新看法,非常有意思。
這個文化講座是3次系列,第3次是10月13日(星期四),主題是“在江戶看到的日本橋的酒和食”。
聽說已經報名人數達到了定員。
地點是日本橋人形町1-1-17日本橋國小等複合設施的8樓大廳。
上面的地圖是紅〇的地方
順便說一下,在這個建築物的地區,明治初期有明治維新的元勛西鄉隆盛的宅邸,建築物的入口處有說明版。
中央區文化・國際交流振興協會文化講座的主頁在這裡 ⇒
http://www.chuo-ci.jp/event/bu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