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隅田川我的記憶巡遊<渡篇>

【隅田的煙花】 2017年3月6日09:00

2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早上,在築地吃了飯。

這裡是波除稻荷神社旁邊的築地場內市場的“海幸橋門”。場外市場有新建成的“築地魚河岸·海幸橋棟”的建築物。

s_hanabi44-1.jpg

築地在隅田川的河口附近,這附近曾經有三條渡船,即月島、佃。今天是沒有風的好天氣。因為有時間,所以決定一邊尋找渡船的面貌一邊散步。首先去附近的勝哄橋。

 

 

步行4分鐘左右,在勝哄橋的旁邊有一座很大的“千鈞一發的渡碑”。看了說明板,上面寫著剛才的“波除稻荷神社”附近有渡口。

s_hanabi44-2.jpg

神社旁邊的“海幸橋門”的名字當然來源於“海幸橋”。那裡是遠離隅田川的內陸地方,以前流淌著與隅田川相連的河流,在海幸橋附近有渡口,隅田川好像有船。

 

近年來河被填埋,橋也沒有了,只剩下橋的柱子和築地場內市場的“海幸橋門”這個名字了。在預定向豐洲轉移市場的現在,我想“海幸橋門”的名字會消失,但是在河的舊址上建造的“築地魚河岸·海幸橋棟”的名字將河和海幸橋的一點點記憶聯繫在一起。

 

 

經過勝哄橋了。從對岸的“勝時”看到的隅田川、築地方面的風景。

s_hanabi44-3.jpg

勝時這個町名和勝哄橋這個名字來源於“千時之交”。渡口的名字大多是從當地的名字起來的,但是這裡渡口的名字是先的。

1905年正月,為了紀念在日俄戰爭中攻克旅順的要塞,京橋區民的有志設立了渡口,命名為“千時之渡”。築地曾經有過很多與海軍相關的設施這樣的歷史,這也有關係嗎。

 

勝哄橋建成的1940年,渡船完成了這個任務。

 

勝時那邊以前的渡口是現在正在施工的隅田川陽臺,這裡稍微靠左邊。渡船的遺跡現在沒能找到。

s_hanabi44-4.jpg

從勝時開始前往月島的“月島渡口”。

 

 

 

沿著月島最靠近隅田川的道路走,有一個叫做“我兒童遊樂園”的公園,這裡有一個叫做“月島的渡跡”的說明板。渡船的遺跡大概是這個說明板和公園的名字吧?

月島和勝時是填埋地。這附近被填埋後,不久就建造了渡船。渡船隨著月島土地的開始而流逝,但是這裡也因為附近有勝哄橋而廢止了。

s_hanabi44-5.jpg

 

這裡隅田川河畔有一個常見的指示牌,我來說明一下今天走的地方。紅線走過的地方。從月島逆流而上到佃,最終穿過佃大橋到步槍洲的湊公園的路線。

s_hanabi44-6.jpg  

從“我兒童遊樂園”可以去隅田川陽臺,但是現在正在施工中不能出來,看不到對岸。

在那裡,從稍微上流的“月島3丁目兒童遊樂園”,拍攝了對岸有渡口的方向。在能看到老字號日式酒家“治作”的附近好像有渡口。那裡面的白色建築是幫浦所。

s_hanabi44-7.jpg

這個對岸也有“月島渡口”的說明板。說明板上大致寫著這樣的事情。

 

・月島的渡口始於明治25年(1892年),土木承包業的鈴木由三郎從明石橋橋的南飯田町(現在的築地7丁目18號)乘坐手划船到月島(現在的月島3丁目24號)開始了私人的收費渡船。

・明治34年(1901年),考慮到交通到月島的重要性,東京市決定將渡船市營化,第二年35年將渡船場移設到明石町(現在的明石町14號),開始了兩艘免費輪船曳舟交替運行。

 

日後拍了照片。有說明板的一角是築地七丁目,左邊裡面的建築物是明石町的“治作”,後面流淌著隅田川。不可思議的是,這個說明板在離隅田川岸邊很遠的地方。

s_hanabi44-8.jpg

渡口在說明板上寫著“明石橋橋橋頭的南飯田町”,但是不知道是哪裡。

在這裡,打開中央區觀光協會的智慧型手機APP“中央區町走地圖”。這個應用程式值得一提的是,可以看到江戶、明治、昭和各個時代的中央區的古地圖,現在自己所在的地方也通過GPS聯動顯示在古地圖上。

 

竟然在這附近有一個斜向隅田川的水邊,幫浦所是水邊的舊址,治作前的道路是架著“明石橋”的地方。明石橋的橋頭,現在在說明板所在的地方,確實這裡有渡口。治作的附近是明石町14號,之後渡口轉移到了附近。

s_hanabi44-9.jpg

稍微強行把以前的水邊用淡藍色塗了一下。現在的“拂曉公園”曾經是被稱為“明石堀”的寬廣的水邊空間。從這裡開始,“鐵炮洲川”流到了今天的終點附近。

看著古地圖走的快樂的地方,是能感受到看著“寶物地圖”尋找寶物的心情的地方嗎。

  

  

 

我來到了有“佃島渡船碑”的佃。這是從江戶初期開始就有的佃島的歷史,這個佃的渡船的歷史也從同一時期開始。渡船好像發生了各種各樣的變遷,但是由於奧運會發生的1964年佃大橋的開通,給漫長的歷史畫上了休止符。

s_hanabi44-10.jpg

我拍了這座碑的照片,老夫婦就走近了。據說從月島走過來,然後去住吉神社參拜。90歲的老爺爺。慢慢地說了很多話。

  

我都知道3個渡船在動的時候的事情。勝哄渡的船是最小的,橋建了船沒有了,豐海的填海造地還沒有。

 

真是寶貝的時間啊。非常感謝。

s_hanabi44-11.jpg  

穿過佃大橋眺望上游。佃大橋的旁邊有一棵櫻花樹,下面還有一座佃島渡船的碑。這裡就是渡口。櫻花盛開後能在陽臺上行走也只剩下一點點了。

s_hanabi44-12.jpg  

曾經有鐵炮洲川河口附近的“湊町第一兒童遊樂園和汐見地藏菩薩”。據說河是在關東大地震的時候被填埋的,但是佃的渡口也有在這個河口附近的時代。

s_hanabi44-13.jpg

雖然現在完全無法想象河在這裡流淌,但是即使風景發生了變化,水邊的記憶也會在意外的地方呼吸,也許能找到什麼。

 

 

終點的“湊公園”。隅田川陽臺的工程結束後可以直接去陽臺的公園。

s_hanabi44-14.jpg

在上游可以看到“中央大橋”,景色很美。江戶時代,這一帶停著很多從遠方來的大帆船,把貨物移到小船上運到江戶市內。想象著這樣的景色,暢想也會成為心情很好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