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新人特派員Hanes。
很突然,大家看過東京的地下嗎?
對於每天坐捷運上班的人、去百貨店的食品櫃檯的人來說,
地下可能已經是熟悉的地方了。
但是,這樣的人也不知道的地下在中央區可以看到!
地下的真面目被稱為共同溝。
“共同溝是什麼?”為了這樣的人,簡單地說明一下吧。
共同溝是指地下收容電話、電力、煤氣、上下水道等生命線的設施。
①確保順暢的道路交通(減少道路施工)
②確保安全的生命線收容空間
③城市景觀的提高
④提高城市防災功能
以此為主要目的。
像這樣平時難得一見的基礎設施,
在中央區,從設置在以下兩個地方的參觀窗戶可以看到
◼️日本橋服務管共同溝銀座線日本橋站B1出口附近
雖然有點難理解,但是離不出地面的左側樓梯前端有窗戶
這個共同溝是1972年6月在日本橋室町3丁目到京橋3丁目的國道兩側人行道下設置的。
據說兩邊合起來長達2.7公里。
看了一下,支撐城市的基礎設施被漂亮地收容了!
◼️銀座共同溝銀座線銀座站A13出口(松屋直連)附近
以1832年霍亂大流行為契機,作為汙水處理對策第二年在巴黎誕生的共同溝
在日本,作為受關東大地震影響的帝都復興事業的一環(1920年代中期)
據說這是第一次在包括八重洲大道在內的3個地方進行試驗性引進。
銀座的這個共同溝,1968年10月作為1967年紀念事業
設置在銀座大街的1丁目~8丁目的兩側人行道下,兩側合計2km。
因此,電線桿從銀座消失,街道樹和路燈也變得重生了。
柳並木作為銀座的景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個變遷,看了共同溝被整備前的照片很明顯。
■1900年銀座大街的樣子
■1911年銀座街道的樣子
即使拍到了像柳樹一樣的東西,電線桿和電線也很顯眼。
和現在清爽的銀座景觀相距甚遠吧。
銀座第一次種植柳樹是在1877年。
然而,考慮到共同溝的歷史,
柳樹作為銀座風格的景觀固定下來需要大約1世紀的時間。
如今已成為理所當然的銀座景觀,
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基礎設施被收容在地下而實現的。
現在已經進入了便利的社會,容易忘記平時看不到的基礎設施。
在中央區可以切身感受到這一點。
上班、上學、散步、旅行順便去的時候,順便從窗戶那裡窺視一下怎麼樣?
【參考文獻・網站】
小池百合子・松原隆一郎(2015)《無電線桿革命:街道景觀煥然一新,安全性提高》PHP研究所.
國土交通省關東地方整備局東京國道事務所“地下空間事業”http://www.ktr.mlit.go.jp/toukoku/chika/index.htm
【照片】
國立國會圖書館“照片中的明治·大正-國會圖書館所藏寫真簿-”http://ndl.go.jp/scenery_top/
都是國會圖書館收藏的數字圖像,著作權保護期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