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區觀光協會官方部落格

中央區觀光協會特派員部落格

通過中央區觀光協會實施的“中央區觀光檢定”,介紹了註冊特派員的觀光志願者成員在中央區的“時令”資訊。

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龍馬去》

[CAM] 2018年11月25日12:00

 隔了好久,我又讀了司馬遼太郎的著作《龍馬去》。很久以前第一次拿到手的時候還不是中央區的居民,到了在中央區住了16多年的現在,因為對文中敘述的地名等產生了熟悉,所以可以一邊記住重新的感興一邊讀了。

 龍馬當初來到江戶時,在土佐藩治橋藩邸起居,之後移到了“土佐藩築地藩邸”。在《龍馬去》中,“龍馬從治橋的藩邸移到了築地的藩邸。不僅僅是龍馬,年輕的藩士大部分都移到了築地品川的兩個宅邸。這是為防止黑船侵入江戶灣而準備的土佐藩的防備態勢之一,一方面讓人數常駐在這兩個沿海的宅邸裡,另一方面,在幕府的許可下,在品川建立了台場。”(文春文庫一卷;169頁)。土佐藩築地藩邸是現在的中央區政府旁邊(《百科》;69頁)。

 

IMG_1546.JPG

 

 龍馬最初是從土佐藩治橋藩邸長屋到桶町(中央區八重洲2丁目8號處)的千葉定吉道場的。關於這個經過,在《龍馬去》中,“說是‘靠近的話就是大樹的影子’。果然,為了大成,學習大流派比較好吧。那就是北辰一刀流比較好”“啊,別是千葉周作老師了”。千葉的玄武館和京橋蛤蜊河岸的桃井春藏、曲子町的齋藤彌九郎並列,被稱為江戶的三大道場,將天下之劍分成了三部分。“......向周作老師學習是最好的,但是老師已經是老境了,所以最好能被在京橋桶町有道場的令弟弟貞吉老師照顧。貞吉老師的道場,相對於玉池的大千葉,被稱為小千葉”(文春文庫一卷;18頁)。

 

IMG_1725[1].jpg

 

 幕府末期的劍客松崎浪四郎將三大道場的特徵表現為“技之千葉(玄武館)、品格的桃井(士學館)、力之齋藤(練兵館)”。齋藤彌九郎是神道遺憾流。

 

當初,在土佐藩治橋藩邸長屋相住的武市半平太說:“在蛤仔河岸的桃井春藏老師的塾頭,鏡心明智流在江戶進入三個手指的達人”(文春文庫一卷;83頁)。

 關於這個“蛤蜊河岸”,《屁股百科》說“舊址有說明板”(42頁),但是正確的位置似乎有點遠。說明板設置在舊京橋國小(1992年廢校)遺址的現京橋廣場(1999年7月開設)旁邊的京橋公園內。

 

IMG_1545.JPG

 之後,在龍馬經過的軍艦操練所遺址上設置了說明板(《知識百科》;73頁)。在《龍馬去》中,“從築地本願寺往東走一座橋,就是南小田原町。已經有海味了。再往東走,曾經有藝州藩的宅邸,直到最近為止都有幕府的講武所,對面是海。在那裡,自1857年以來,設置了幕府的軍艦操練所。”(文春文庫三卷;175頁)。

IMG_15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