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者一覽
>>關於這個部落格
最近的部落格文章
|
[下町湯姆]
2011年12月29日08:30
今年也只剩下一點點了。到了回顧一年的季節了。
迎接新年的忙碌準備也告一段落了,我喜歡一邊眺望著除夕夜的天空一邊喘息的時間段。
而且,除夕的樂趣不管怎麼說都是“跨年蕎麥麵”。
本來就很喜歡蕎麥麵,不吃一會兒就會變得無性戀慕,但是除夕的蕎麥麵又能得到其他的樂趣。將一年的反省慢慢銘記在心的心情,和一邊歡欣雀躍地等待新年臨近的高漲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味道。![scissors](http://www.chuo-kanko.or.jp/mt/mt-static/plugins/EmoticonButton/images/emoticons/scissors.gif)
![室町蕎麥麵2_R.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E5%AE%A4%E7%94%BA%E3%81%9D%E3%81%B0%EF%BC%92_R.JPG)
在各個家庭享受蕎麥麵當然也不錯,但是在喜歡的店裡接觸到確實的味道也不錯。
中央區內有很多蕎麥麵名店,這次就去拜訪日本橋室町4丁目~日本橋本石町4丁目附近的蕎麥麵店吧。
![室町蕎麥麵3 R.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E5%AE%A4%E7%94%BA%E3%81%9D%E3%81%B0%EF%BC%93_R.JPG) 在從“新日本橋站”到“神田站”途中的街道上
蕎麥麵店和拉面店有很多,是喜歡面的人很開心的地區。從老字號到連鎖店,粉絲多的個性店等鱗次櫛比。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室町沙場”總店。在沙場系的店中也是人氣很高的老字號。我也偶爾去日本橋散步的時候。店內雖然相當大,但是總是有很多客人,非常熱鬧。
為了慎重起見,讓我們來確認一下江戶蕎麥麵的歷史吧。原本蕎麥麵是像“蕎麥刨”一樣吃的,但是從戰國末期開始“切蕎麥麵”就開始普及了。據說江戶的城鎮從17世紀末左右開始開了“蕎麥麵店”。然後轉眼間就擴展到了江戶的各町內。
順便說一下,“沙場”這個商號,原本是以大阪城築城的時候,建築用的沙子被放置的地方附近有好吃的蕎麥麵店,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被稱為“沙場”為開端的。之後,“沙場”進入江戶,從這一趨勢中誕生了“藪蕎麥麵”。另外,也有以信州為發祥地的蕎麥麵店的流動,這和現在的“更科”系相連。
順便說一下,在“沙場”的發祥地大阪現在沒有“沙場”的源流,“更科”的店相當多,這也很不可思議。
江戶落語中經常出現蕎麥麵。我想起了去世的上一代桂文治師生前說的話。“江戶人的話,怎麼也不吃蕎麥麵。蕎麥麵是享受口感的,所以“咕嘟咕嘟”就是真的。據說,在蕎麥麵店裡捏著嘴,飯後用牙籤做什麼就是野暮”
嘛,隨便吃就好了,但是作為我來說,明明不適合卻很漂亮,現在開始期待著能品嘗到美味的“過年蕎麥麵”。
大家也請各自享受除夕的飲食活動。然後祝你新年快樂。明年也請多多關照。
[下町湯姆]
2011年12月21日08:30
從上次開始介紹中央區鐵路的小故事的系列開始了。即使不是鐵路迷,我也想稍微接觸一下作為基礎設施支撐著日本發展的鐵路的魅力。
上次介紹的“鐵路馬車”由於線路的維護困難性和馬的糞便對策的課題,決定換成有軌電車。1903年(明治36年),新橋-品川和數寄屋橋-神田橋分別開始有軌電車行駛。現在的中央區也有電車來了。
之後經過並立的資本合併,1911年(明治44年)東京市收購,作為“公營鐵路”重新開始。現在的都營交通開始了這一年。也就是說,今年已經是開業一百周年了。在跨越關東大地震和戰爭的災害的同時,長期以來作為市民和市民的腳被人們所喜愛。
![數寄屋橋十字路口R.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E6%95%B0%E5%AF%84%E5%B1%8B%E6%A9%8B%E4%BA%A4%E5%B7%AE%E7%82%B9_R.JPG)
但是,在高度經濟成長期的汽車化浪潮中,“都電”也相繼被廢止,直到最後為止還殘留在中央區內的日本橋-永代橋之間也在1972年(昭和47年)11月消失了。許多路線都由都營巴士和捷運繼承。
看看舊明信片上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出電車融入了城市的風景中,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一定是一個親切的存在吧。
從住在附近的上了年紀的人那裡,聽到了“乘坐都電上高中”、“在換乘的電停經常見到別人”之類的話。 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回憶裡吧。
![日本橋原/R.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E6%97%A5%E6%9C%AC%E6%A9%8B%E3%81%9F%E3%82%82%E3%81%A8_R.JPG)
但是,也許中央區的“路面電車”也會復活。中央區今年開始調查的下一代路面電車(LRT)的計畫備受矚目。將來,有可能在銀座-晴海之間鋪設。如果實現的話,1971年(昭和43年)從銀座“都電”消失以來的復活。
![巴黎的特拉姆.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E3%83%91%E3%83%AA%E3%81%AE%E3%83%88%E3%83%A9%E3%83%A0.jpg)
在歐洲等地,有軌電車已經在很多大城市活躍著。主要被稱為“電車”。在低噪音、節能、環境保護方面也備受期待。
在今年夏天到訪的法國巴黎,也有帥氣的電車來往,固定在了街上。這是2006年時隔69年復活的有軌電車。
值此都營交通百周年紀念年之際,我接觸了有關路面電車的歷史和展望。期待地區的各位能夠輕鬆利用的公共運輸的發展吧。
※照片左上角“戰前的數寄屋橋十字路口”(引用市售的明信片)
※照片左中筆者攝影「現在的數寄屋橋十字路口」
※照片右上角“日本橋附近的圖”(引用市售的明信片)
※照片右中筆者攝影《現在的日本橋原》
※照片左下熟人攝影「巴黎的有軌電車(電車)」
[下町湯姆]
2011年12月12日08:00
說起日本鐵路的起源,很多人都知道經過臨時營業的期間,1872年(明治5年)秋天在新橋(汐留)-橫濱之間作為官營鐵路開始了。改成陽歷的開業日10月14日作為“鐵路紀念日”至今保留著名字。作為始發站的舊·新橋站現在在汐留新開發地區的一角再現。
那麼,我們中央區也與鐵路的歷史有著很大的關係。原本官營鐵路的舊·新橋站就那樣是與當時築地的外國人居留地相連的布局,所以據說很多外國人利用起來很方便。在這個系列中,我想分幾次介紹中央區鐵路相關的四方山故事。請與我交往。
首先,第一回是“鐵路馬車”。
以連結上述官營鐵路的形式,1882年(明治15年)從新橋(汐留)經過銀座·京橋到日本橋(東京馬車鐵道)開業了。當時的樣子變成了浮世繪。其中第三代歌川廣重所描繪的《銀座通磚造鐵路馬車往返圖》中似乎表現了當時文明開化的氛圍。地點在當時的尾張町二丁目附近,是現在的銀座6丁目附近嗎。馬車鐵道在銀座大街上行駛的樣子是怎樣的呢?
![鐵路馬車郵票.jpg](http://www.chuo-kanko.or.jp/blog/%E9%89%84%E9%81%93%E9%A6%AC%E8%BB%8A%E5%88%87%E6%89%8B.jpg)
因為東京馬車鐵道是以民間資本開設的,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是日本的私營鐵路第一號。不管怎麼說,新的交通形式在以中央區為中心的地區實現了,這是值得紀念的事情。
除此之外,歌川芳邨所畫的《東京鐵路馬車圖》也是郵票。
順便說一句,馬車鐵路的軌道寬度為1,372公釐。因為這個軌間後來也被路面電車采用了,所以現在的都電荒川線也是同樣的軌道寬度。國際上一般的軌距為1,435mm,在日本由新幹線和一部分私營鐵路采用。(JR原有線路窄軌1,067公釐)
罕見的例子是,原本作為有軌電車開始的京王電鐵是1372mm,所以相互直通的都營新宿線是同一軌間。因此在中央區內可以看到所有種類的軌道寬度。對於鐵路迷來說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今天就在這附近。
在明治的和魂洋才的風氣中精神抖擻地奔跑著的“鐵路馬車”在那之後波及到了全國,不過,不久就換成了蒸汽機車和電車,包括非定期的營業在內,1955年左右也全部消失了。現在的記憶好像要埋在歷史中,作為交通史的一頁,我想好好地保留下來。
※照片上引用了《銀座通磚造鐵路馬車往返圖》
※照片中引用了《日本郵政郵票》(國際通訊周1971年)
※照片下筆者攝影......這附近有“鐵路馬車”在行駛嗎。
1
|
鏈接集
|